2018高考必刷题,高考必刷题2019
- 教育
- 5小时前
- 664
2018高考必刷题:精准把握命题趋势,高效提升应试能力引言:真题的价值与备考逻辑在高考备考阶段,"刷题"是公认的高效备考策略,2018年高考真题作为最新鲜的命题风向标,...
2018高考必刷题:精准把握命题趋势,高效提升应试能力
引言:真题的价值与备考逻辑 在高考备考阶段,"刷题"是公认的高效备考策略,2018年高考真题作为最新鲜的命题风向标,其价值不仅在于检验知识掌握程度,更在于通过分析命题规律、题型变化和评分标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备考体系,本文基于对201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的深度解析,结合近五年高考命题趋势,系统梳理高频考点、典型例题及备考策略,为考生提供精准的备考指南。
语文科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题型突破 (一)现代文阅读:文本解读与思辨能力培养 201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呈现两大显著特点:一是非连续性文本占比提升至35%,二是思辨性阅读题增加,以全国卷Ⅰ为例,论述类文本《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要求考生从技术伦理、社会影响等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与新课标强调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高度契合。
高频考点解析:
- 费孝通《乡土中国》类文本:重点考查"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核心概念,2018年浙江卷曾结合现实案例要求分析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 科技类文本:涉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需建立跨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如全国卷Ⅱ《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要求结合物理知识解释"量子纠缠"原理。
- 思辨型题目:常以"是否支持某观点"为切入点,培养批判性思维,2018年江苏卷在阅读《教育的目的》时,要求对"教育应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辩证论述。
备考策略:
- 建立"文本结构-核心观点-论证逻辑"三维分析框架
- 每周精读2篇高考真题文本,完成思维导图式笔记
- 专项训练"观点提炼""论据补充""争议分析"三类题型
(二)古诗文默写:文化积淀与记忆技巧 2018年高考古诗文默写呈现两大趋势:一是高频考点集中在《论语》《孟子》等经典,二是创新题型增加,如重庆卷首次将《楚辞·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与《离骚》整体意境结合设题。
重点背诵清单:
- 先秦诸子:重点掌握《论语》《孟子》《庄子》《荀子》中的核心语录
- 唐宋诗词:杜甫《秋兴八首》、苏轼《赤壁赋》等必背篇目
- 元明清作品:关注王夫之《姜斋诗话》等非课本经典
记忆技巧:
- "关键词联想法":如记忆《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时,联想"落日飞鸟晚霞红"画面
- "时空轴串联法":将《诗经》中的"风""雅""颂"按时代顺序梳理
- "错题反刍法":整理近三年易错字词(如"谪"与"谪"的区别)
(三)作文:从审题到升格的全程训练 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多元价值碰撞"特征,全国卷Ⅰ"时代精神"主题、北京卷"突破与传承"等均需深入思考,备考应注重:
- 建立"核心概念-社会现象-价值判断"的三层立意模型
- 每月完成2篇高考真题作文的深度批改,重点分析"立意新颖度""论证逻辑性""语言表现力"
- 积累"新表达新业态"相关素材:如共享经济、直播带货、元宇宙等社会热点
数学科目:思维层级与解题路径优化 (一)文理科差异与共通点 2018年高考数学呈现"文理趋同、文难理易"新态势,文科重点强化逻辑推理,理科侧重创新思维,以全国卷Ⅰ为例:
- 文科卷:导数题从"求极值"升级为"证明函数单调性"
- 理科卷:解析几何新增"椭圆与双曲线综合应用"
高频考点矩阵: | 科目 | 选择题 | 填空题 | 解答题 | |------|--------|--------|--------| | 文科 | 函数与导数(25%)、几何证明(20%) | 数列与不等式(15%) | 几何综合(25%)、应用题(20%) | | 理科 | 解析几何(30%)、概率统计(25%) | 导数与极值(20%) | 新定义题型(30%)、创新应用(20%) |
(二)典型题型突破策略
- 导数压轴题:掌握"分类讨论→构造函数→分离参数"三步法
以全国卷Ⅱ第20题为例,通过构造辅助函数f(x)=g(x)-λh(x)实现参数分离
- 解析几何:建立"联立方程→消元技巧→几何性质转化"解题链
特殊值法:当椭圆离心率取0.6时,如何快速求出焦点坐标
- 新定义题型:培养"抽象建模→符号转化→实际应用"思维
如2018年浙江卷"f(x)=|x-1|+|x-2|+|x-3|"函数性质题
(三)计算失误防范体系
- 建立常见计算错误清单:如分式方程增根、对数换底失误、三角函数周期性误判
- 实施"三步验证法":选择题用代入法验证,填空题用逆向推导,解答题用几何意义检验
- 模拟考场限时训练:每种题型设置严格时间限制(如解析几何题≤45分钟)
英语科目: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 (一)完形填空:语篇逻辑与隐性信息捕捉 2018年高考完形题呈现"话题生活化、逻辑显性化"趋势,全国卷Ⅰ《A Day in the Life of a Teacher》要求考生根据时间线索(7:00-18:00)完成逻辑补全。
解题四步法:
- 首段定位法:抓取首段时间状语和事件主旨
- 代词追踪法:重点关注who/what/where等代词指代
- 逻辑词标记:重点分析however/therefore等转折连词
- 文化背景补全:如"lunch break"在英美国家的时长惯例
(二)阅读理解:信息整合与批判性思维 2018年阅读题更注重"事实细节+观点态度+篇章结构"综合考查,如全国卷Ⅱ第21题要求对比两篇"人工智能"的文章立场差异。
备考要点:
- 建立"题干关键词-原文定位-作者态度"对应表
上一篇:副高考试论坛,副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