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淮高考后,余淮高考后要对耿耿说什么
- 教育
- 7小时前
- 950
《余淮高考后:在废墟上重建星空》【序章:盛夏的裂痕】2023年6月24日15:27分,余淮盯着手机屏幕上刺眼的"487分"时,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刺耳,这个数字意味着他失...
《余淮高考后:在废墟上重建星空》
【序章:盛夏的裂痕】 2023年6月24日15:27分,余淮盯着手机屏幕上刺眼的"487分"时,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刺耳,这个数字意味着他失去了进入省重点大学的资格,也切断了与暗恋三年的林小满的约定——她以全省前五十的成绩稳进了浙大计算机系。
"余淮,你数学卷子最后大题全空着?"班主任陈老师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失望,余淮盯着书桌上那盆养了三年的绿萝,叶片边缘焦黄蜷曲的模样,像极了他此刻蜷缩在书桌前的身影。
【第一幕:废墟中的狂欢】 高考结束当晚,余淮被发小周子豪拽进酒吧包厢,水晶吊灯在周子豪泛红的脸颊上折射出细碎光斑,他举着啤酒罐对余淮喊:"老规矩,全城最贵的香槟!"当侍者托着香槟塔出现时,余淮突然想起三年前周子豪父亲的公司破产,这个曾经风靡全校的"富二代"如今连手机都是二手的。
凌晨三点,余淮在洗手间镜前发现自己的黑眼圈比林小满送他的那支钢笔还深,他摸出手机给林小满发消息:"明天去你学校看樱花吧?"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又慌忙删除,这个习惯性动作暴露了他骨子里的怯懦——三年前林小满父亲重病时,他连病房都没敢进。
【第二幕:填报志愿的迷雾】 填报系统开放当天,余淮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前坐了整整三个小时,母亲翻出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余淮从小学到高三的每次考试排名。"要不试试民办本科?"父亲把烟灰缸往桌上一磕,"总比复读强。"余淮突然想起去年冬天,他为了省下30块钱公交费,在雪地里走了两公里去图书馆自习,当时林小满发来"注意身体"的微信,他只回了句"谢谢"。
在志愿填报系统最后确认页面,余淮鬼使神差地勾选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专科)",这个决定让全家陷入沉默,母亲把刚拆封的录取通知书推到他面前:"这是你表姐保送的杭师大学生物工程。"余淮看着通知书上烫金的校徽,突然想起林小满朋友圈里那张浙大玉泉校区雪景照,照片角落里隐约可见的计算机学院楼。
【第三幕:专科生的星空】 报道当天,余淮在杭电城西校区被"专科生不得入内"的告示拦下,他攥着录取通知书的手微微发抖,直到看见转角处贴着"专科生创业园招募令",这个由毕业生创办的孵化器里,摆着二十多个贴着"AIoT""元宇宙"标签的展台,空气里飘着3D打印的咖啡香气。
在创客咖啡厅,余淮遇到了林小满的学长程阳,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正在调试无人机巡检系统,"我们团队刚拿到千万级融资,需要个懂Python的算法工程师。"程阳指着墙上"专科生起薪比本科生高15%"的标语,"当年我在这里用三年时间,从专科生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
【第四幕:废墟上的重建】 大二上学期,余淮带领团队开发的"盲人导航AI"在省创新创业大赛夺冠,颁奖典礼上,他特意穿着林小满送的那件印着"追光者"的卫衣,当主持人问及创作灵感时,他望向台下第一排的程阳,又望向观众席角落里那个始终低着头的身影。
毕业典礼那天,余淮在创业园天台调试无人机,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三年前那个在雪地里踉跄的身影重叠,突然收到林小满的微信:"我父亲病情恶化,需要你帮忙看看他的医疗AI项目。"余淮看着手机屏幕,终于按下了"接听"键。
【终章:星空再临】 如今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淮星科技"的玻璃幕墙倒映着钱塘江的波光,余淮的办公桌上摆着两样东西:林小满父亲康复后寄来的感谢信,以及程阳当年送他的那支钢笔,每当夜幕降临,他都会打开天台上的望远镜,对着猎户座星云拍照——那里有他写给林小满的第一封邮件,有他放弃保研的勇气,有他重建星空的执念。
(全文共1287字)
创作说明:
- 采用双线叙事结构,明线是余淮的高考失利到创业成功,暗线是林小满家庭变故与两人情感纠葛
- 融入杭州地域特色,杭电城西校区、玉泉校区、未来科技城等真实地点增强代入感
- 创新性设置"专科生创业园""AI医疗"等符合时代脉搏的情节节点
- 通过绿萝、钢笔、无人机等意象贯穿全文,形成"废墟-重建"的隐喻体系
- 保留现实主义的残酷(家庭变故、学历歧视)与理想主义的浪漫(星空意象)的张力
- 结局开放式处理,为后续故事发展预留空间
上一篇:交警服务高考,交警服务高考信息
下一篇:高考考砸复读,高考考砸复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