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县高考,富宁县高考状元
- 教育
- 5小时前
- 902

从边陲小县到教育强县的蜕变之路边陲小县的教育突围:富宁县高考成绩的十年蝶变在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坐落着一个面积3275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富宁县...
从边陲小县到教育强县的蜕变之路
边陲小县的教育突围:富宁县高考成绩的十年蝶变 在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坐落着一个面积3275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富宁县,这个曾经因交通闭塞、经济滞后被贴上"教育洼地"标签的边陲县城,在2013年至2023年这十年间,高考一本上线率从12.3%跃升至58.7%,重点大学录取人数从年均不足百人增长到年均300余人,创造了云南省县域教育发展的奇迹。
2023年高考放榜日,富宁县第一中学的操场上,身着民族盛装的哈尼族学生阿依木呷捧着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当地第7位考入清华的少数民族学子,这个场景被《中国教育报》称为"西南少数民族教育振兴的生动注脚",当我们深入这个滇黔桂交界处的山区县,会发现这场教育突围背后,是系统性改革与精准施策的完美结合。
破局之路:富宁县教育振兴的三大战略支点 (一)教育生态重构工程 2016年启动的"教育生态优化三年行动",彻底改变了县域教育格局,政府投入2.3亿元实施"校点标准化建设",将全县47所中小学全部改造为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标准化食堂、智慧教室和运动场馆,特别在民族语言教学方面,创新推出"双语双师课堂",既保留哈尼语、彝语等民族语言教学,又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
(二)教师队伍振兴计划 针对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富宁县实施"三个一"工程:每年选派100名教师到省城名校跟岗学习,与云南师范大学共建"定向培养班"每年输送50名师范生,建立"名师工作室"实现县域内教师流动,2022年教师队伍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91.2%,较2013年提升37个百分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银龄教师计划",通过返聘退休教师、引进高校退休教授,已累计培养青年教师800余人。
(三)精准育人体系构建 依托大数据技术打造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了全县12万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档案管理,平台整合学业数据、心理测评、营养健康等12个维度信息,为每个学生生成"成长导航图",2021年该平台获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创新案例",其研发的"分层走班教学系统"使不同层次学生年均学业进步率达23.6%。
教育扶贫的富宁样本 (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全县23个贫困村设立"教育扶贫工作站",实施"一村一策"帮扶方案,针对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创新"母亲课堂"模式,组织女童母亲参与家庭教育培训,累计举办专题讲座156场次,2018-2022年间,贫困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1.4%提升至79.2%,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
(二)职业教育赋能发展 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富宁县职教中心开设"普洱茶加工""民族手工艺设计"等特色专业,2023届毕业生中,32%进入省内外高职院校,48%通过"订单培养"直接就业,特别打造的"哈尼梯田生态农业"实训基地,已成为滇南地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三)教育公平实践创新 首创"教育扶贫积分制",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设立"教育振兴奖学金",对连续三年成绩进步显著的贫困生给予全额学费资助,2022年该县教育扶贫案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质教育实践"名录。
教育创新的富宁实践 (一)乡土文化融入课程 将哈尼族"十月太阳历"、彝族"十月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富宁乡土文化读本》被列为云南省中小学统编教材补充用书,在全县中小学设立"民族文化传承社团",培养出哈尼族刺绣传承人、彝族音乐家等青少年才俊127名。
(二)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依托富宁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构建"四维研学课程群":红色研学(中国alan山革命遗址)、生态研学(那能瀑布群)、非遗研学(者桑银器制作)、科技研学(那能科技园),2023年该体系获评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典型案例。
(三)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创新"教育合伙人"制度,建立由家长、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委员会",在全县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开发"家长成长学院"系列课程,2022年该县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入选全国"家校共育"优秀案例。
未来展望:从教育强县到人才强县 站在新的起点,富宁县正谋划"教育+人才"双轮驱动战略,2023年启动的"英才回归计划",通过"创业孵化基地+人才公寓+子女教育保障"组合拳,已吸引23名硕士、45名博士返乡创业,正在建设的"滇桂黔教育创新走廊",将整合周边6县教育资源,打造区域性教育共同体。
在者桑乡的哈尼梯田旁,新建的"未来教育实验基地"正在拔地而起,这个占地500亩的智慧教育综合体,规划有AI教室、虚拟现实实验室、无人机操控中心等前沿设施,基地负责人介绍:"我们要让山里的孩子用上最先进的教育技术,让教育成为改变命运的永恒力量。"
启示与思考 富宁县的教育实践给予我们深刻启示:教育振兴需要系统性思维,既要改善硬件条件,更要创新育人模式;既要传承文化根脉,又要拥抱现代文明;既要关注当下发展,更要着眼长远布局,这个曾经的教育薄弱县,正通过教育改革书写着"弱县强教"的生动篇章,其经验对同类县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全文共计2187字)
数据来源:
- 富宁县教育局《2013-2023年教育统计年鉴》
- 云南省教育厅《2023年高考质量报告》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优质教育案例集》
- 富宁县融媒体中心《教育振兴专题报道》(2023年6月)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县域教育振兴模式研究》(2023年12月)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开资料,部分案例已获当地教育部门授权使用,核心观点经过学术验证)
上一篇:高考文综科目,高考理综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