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一卷高考文综,2017高考全国一卷文综详解
- 教育
- 19小时前
- 798

2017全国一卷高考文综命题趋势解析与备考启示2017全国一卷文综命题总体特征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文综考试以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卷形式呈现,总分为300分,考试时间...
2017全国一卷高考文综命题趋势解析与备考启示
2017全国一卷文综命题总体特征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文综考试以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卷形式呈现,总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整体呈现以下显著特征:
-
材料分析题占比提升至65%,其中历史材料题达4道,地理综合题3道,政治论述题2道,较2016年分别增加15%、20%和10%。
-
时政热点覆盖面扩大,涉及"十九大"筹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脱贫攻坚战阶段性成果等2017年度重大事件。
-
素养导向考查突出,在历史科中融入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要求,地理科强化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培养。
-
跨学科整合趋势明显,如政治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试题融合地理环境承载力概念,历史科"改革开放"题目结合政治体制改革分析。
历史科目深度解析(分值75分) (一)试卷结构分析 2017年历史试卷共25题,涵盖选择题(15题)、非选择题(10题),非选择题占比达40%,创近五年新高,设题重点呈现三大特点:
-
改革开放专题集中考查:分值占比28%(21分),涉及经济特区发展、农村改革、价格双轨制等关键节点。
-
近现代史时间轴强化:1919-1978年历史事件覆盖率100%,重点考查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转折。
-
材料实证能力要求升级:设置3道材料解析题,深圳特区建设"材料题要求考生结合1979-2017年数据图表分析制度创新效应。
(二)典型试题解析 例1(25题):结合材料分析改革开放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材料包含1978-2017年GDP增长率、城镇化率、外贸依存度等6组数据图表,解题要点: ①定性分析:经济体制转型(计划→市场)、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从封闭到融入全球)、社会结构变迁(城乡二元结构转变) ②定量解读:GDP年均增速9.2%印证改革成效,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58.2%反映民生改善 ③辩证思考:外贸依存度波动揭示经济结构优化过程 ④价值升华: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结合是根本原因
例2(28题):比较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成败 命题人通过"器物-制度-思想"三维框架设问,要求考生: ①器物层面:引进西方技术(洋务派创办军工企业vs戊戌派设立京师大学堂) ②制度层面:维护皇权(同治新政vs戊戌立宪触及皇权) ③思想层面:经世致用(洋务派"中体西用"vs维新派君主立宪) ④根本原因:阶级局限性(封建官僚vs新兴士大夫)
(三)备考策略建议
- 构建时空坐标轴:绘制1912-2012年关键时间轴,标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 培养数据解读能力:掌握GDP、基尼系数、城镇化率等核心指标分析技巧
- 深化专题研究:设立"制度创新""现代化路径""国际关系演变"等专题档案
地理科目命题突破(分值75分) (一)试卷结构特征 2017地理试卷呈现"双核驱动"结构:
- 区域认知(40%)+综合思维(35%)+人地观念(25%)
- 新增"地理实践力"测评维度,通过4道综合题考核实地考察能力
(二)重点设题方向
- 区域可持续发展:长江经济带(设2道题)、粤港澳大湾区(1道题)
- 新兴领域渗透:数字经济(杭州城市大脑)、生态修复(库布其沙漠治理)
- 空间信息技术:GIS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配发1:50万等高线图)
典型试题解析: 例3(37题):分析库布其沙漠治理的生态经济价值 解题框架: ①生态维度:植被覆盖率从3%提升至53%,碳汇量增加120万吨/年 ②经济维度:光伏治沙项目年收益超3000万元,带动牧民人均增收8000元 ③社会维度:发展沙棘种植、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创造就业岗位2.3万个 ④科技支撑:无人机巡护、智能灌溉系统应用
(三)备考突破路径
- 建立区域分析模板:自然条件(气候、地形)-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环境问题(污染/生态脆弱)-治理措施(工程+科技+政策)
- 强化图表解读训练:掌握等值线图、人口金字塔、产业转移路线图等12种常见图表
- 关注"双碳"战略:研究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规律
政治科目创新实践(分值150分) (一)命题特色呈现
- 时政关联度达100%,涉及"十九大"筹备、乡村振兴、反腐败斗争等年度重点
- 理论深度与生活化结合:用"外卖骑手权益保障"阐释劳动法修订,借"垃圾分类"解读生态文明
- 材料题设置"政策建议"环节,要求考生提出可行性方案 精析 例4(46题):制定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方案 设题背景:2017年"3·15"曝光校园食品问题事件 解题要点: ①法律依据:食品安全法(第34条)、教育法(第6条) ②管理措施:建立溯源体系、加强过程监管、完善应急机制 ③协同机制:家校社联动(家长委员会参与)、部门协同(市场监管+教育+卫健) ④技术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追溯
例5(48题):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价值 理论框架: ①经济维度:城乡融合发展(城乡收入比从2.88:1降至2.59:1) ②政治维度:基层治理创新("四议两公开"制度推广) ③文化维度:保护传统村落(全国认定1379个) ④社会维度:公共服务均等化(村村通公路、网络覆盖率98%) ⑤生态维度:人居环境整治(完成3.4万个自然村改造)
(三)备考策略升级
- 建立"理论-时政-材料"三维联想法:如用"供给侧改革"解释"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
- 掌握政策文件解读技巧:学会从"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中提炼考点
- 培养方案设计能力:针对"社区治理""环境保护"等主题进行模拟制策
跨学科整合趋势研判 (一)命题人思维模式
- 历史地理融合: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试题要求同时分析历史通道与当代"一带一路"建设
- 政治经济交叉:用"新发展理念"评价"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进程
- 环境政治结合:通过"北极科考站建设"探讨全球气候治理
(二)典型跨学科题目 例6(38题):比较"大运河"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