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安徽高考语文2017题目,安徽高考语文2017题目及答案

安徽高考语文2017题目,安徽高考语文2017题目及答案

2017安徽高考语文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深度解析引言:高考语文命题的变革信号2017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以"核心素养导向"为核心理念,在保持全国卷统一命题趋势的同时,展现...

2017安徽高考语文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深度解析

引言:高考语文命题的变革信号 2017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以"核心素养导向"为核心理念,在保持全国卷统一命题趋势的同时,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命题创新,作为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安徽高考语文在命题思路上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重大转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当年试卷的六大核心板块,揭示其命题规律,为后续备考提供科学指导。

2017安徽高考语文试题结构解析 (一)试卷构成与分值分布 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总分为150分,包含五大板块:

  1. 古诗文默写(15分)
  2.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3. 现代文阅读(60分)
  4. 古诗文阅读(30分)
  5. 作文(60分)

(二)各板块具体题型

古诗文默写(9:3分值结构)

  • 必背篇目默写(9分)
  • 课内外古诗默写(6分)
  • 文言实词默写(3分)

语言文字运用(四选三题型)

  • 病句修改(2分/句)
  • 成语填空(2分/空)
  • 关联词搭配(2分/组)
  • 语境选择题(4分/题)
  1. 现代文阅读(60分) -论述类文本(25分) -文学类文本(25分) -实用类文本(10分)

  2. 古诗文阅读(30分) -文言文阅读(20分) -古诗鉴赏(10分)

  3. 作文(60分) -材料作文(议论文) -题记作文(半命题)

命题特点深度剖析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体现

  1. 思辨能力考查:在议论文写作中设置"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等争议性命题,要求考生在多元观点中建立逻辑体系。
  2. 文化传承意识:古诗文默写题中《滕王阁序》选段与《诗经·小雅》形成古今对话,强化文化记忆。
  3. 实践创新精神:实用类文本阅读引入"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保护"案例,考查信息整合与解决方案设计能力。

(二)题型设计的创新突破

  1. 作文题记新形态:首次采用"题记+自命题"模式("题记:__ 自命题:__"),要求考生在300字题记中确立核心论点,体现思维连贯性。
  2. 文学类文本新设"比较阅读":比较《红楼梦》与《活着》的叙事结构,考查文本细读能力。
  3. 古诗文阅读创新:文言文阅读设置"文化常识判断"(如"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需结合《通典》原文判断)。

(三)时代热点的有机融入

  1. 语言文字运用题引入"短视频语言对汉语规范化影响"等社会议题。
  2.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官方文件。
  3. 作文材料涉及"人工智能伦理困境",呼应科技发展热点。 精解与备考策略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2017年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具有典型性:
  4. 核心命题点:
  • 人工智能的"工具性"与"主体性"边界(第4段)
  • 道德责任归属问题(第7段)
  • 技术伦理与法律规制的平衡(第10段)

考查能力:

  • 提取关键信息(15分)
  • 分析论证逻辑(20分)
  • 推断隐含观点(15分)
  • 解决实际问题(10分)

备考策略:

  • 建立"科技伦理"专题库(推荐阅读《科技伦理学导论》)
  • 模拟撰写"AI立法建议书"等实践文体
  • 掌握"问题链"分析法(如:技术→伦理→法律→教育)

(二)作文题记写作 2017年作文题记示例: "题记:当古籍中的'青青子衿'遇见现代校园的'校服文化',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需要寻找新的载体。"

写作要点:

  • 字数控制(280-320字)
  • 结构要求(观点+论证+升华)
  • 题记与自命题的呼应性

模板构建: 文化传承维度(如:古诗词/传统节日) 当代转化维度(如:新媒体/教育创新) 价值升华维度(如:文化自信/民族复兴)

(三)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张衡传》重点:

  • 文化常识判断(如"太史令"职责)
  • 文言虚词连用("之"字用法统计)
  • 事件因果分析(地动仪改进过程)

古诗鉴赏《钱塘湖春行》考点:

  • 意象分析("几处早莺"的动态美)
  • 时空转换手法(由近及远的空间布局)
  • 情感递进结构(从写景到抒怀)

备考能力提升路径 (一)构建"三维能力体系"

  1. 基础层:语言规范(病句修改准确率≥95%)
  2. 中间层:思维品质(议论文论点明确度、论据相关性)
  3. 决胜层:文化素养(古诗文默写完整率、文化常识准确率)

(二)分模块突破方案

语言文字运用:

  • 建立"高频考点错题本"(近5年安徽卷错误类型统计)
  • 实施"情境化训练"(如:为乡村振兴方案撰写宣传标语)

现代文阅读:

  • 开展"文本解构工作坊"(摘录式阅读→思维导图→观点提炼)
  • 组织"模拟命题人"活动(改编真题为训练题)

古诗文积累:

  • 创新"文化地图"记忆法(将诗词与安徽地理人文结合)
  • 开发"古诗文应用题"(如:为《皖南古民居》撰写解说词)

(三)考前冲刺策略

模拟实战训练:

  • 每日完成"全科模拟"(严格计时)
  • 建立"错题溯源本"(记录错误类型及改进措施)

考场时间分配:

  • 古诗文默写(25分钟)
  • 语言文字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