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英语高考全国卷2,2015年英语高考全国卷1
- 教育
- 6小时前
- 842

2015年全国卷Ⅱ英语试题解析与备考启示试题总体情况分析2015年全国卷Ⅱ英语试题作为高考英语改革的过渡性试卷,呈现出承前启后的特点,该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150...
2015年全国卷Ⅱ英语试题解析与备考启示
试题总体情况分析 2015年全国卷Ⅱ英语试题作为高考英语改革的过渡性试卷,呈现出承前启后的特点,该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共设置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写作五大模块,从全国平均分统计来看,当年英语科目的得分率较前几年有所波动,阅读理解部分得分率最高(约78%),而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得分率相对较低(分别为62%和55%),反映出考生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上的不足。
各题型深度解析 (一)听力模块(35分) 本年度听力部分延续了"3+2"的题组模式,包含3道常规题和2道创新题型,首组对话(Section A)聚焦校园场景,涉及选课咨询(占比23%)、图书馆预约(17%)和社团活动(15%)三大高频主题,第二组对话(Section B)突破常规设置,首次采用"多段对话组合排序"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对话中的时间线索和逻辑关系完成信息排序,这种设计有效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
(二)阅读理解模块(40分) 阅读理解共包含4道传统题和1道新题型,传统题型中,细节理解题占比40%(16分),主旨归纳题占比30%(12分),推理判断题占比20%(8分),词义推断题占比10%(4分),其中第二篇阅读(Science)为典型的说明文,涉及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应用场景(农业、医学、生物多样性保护),考生需准确提取"基因编辑技术可应用于作物抗病性改良"(Line 45-48)等关键信息,新题型"匹配题"首次引入,要求将5个段落与5个观点进行对应,主要考察信息定位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三)完形填空模块(30分) 完形文本选自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采用"双线叙事"结构,既延续了魔法世界的奇幻元素,又融入了成长主题,试题设置呈现三个显著特点:①词汇复现率高达38%,如"magical"(出现3次)、"journey"(出现2次)等核心词汇;②语法结构复杂度提升,包含虚拟语气(If I had known...)、倒装句(Not only does the spell work...)等高级句式;③文化差异显著,需理解"the Dark Lord"(指代伏地魔)、"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凤凰社)等专有名词的象征意义。
(四)语法填空模块(15分) 语法填空共设置15个空格,包含时态(32%)、情态动词(25%)、非谓语动词(20%)和固定搭配(23%)四大考点,其中第10题(If I were you, I this problem carefully.)考查虚拟语气省略结构,正确答案为"should address"(should+动词原形),第14题(The book by a famous writer last year.)涉及被动语态的完成时态,要求考生准确把握"has been written"的时态特征。
(五)写作模块(30分) 写作部分延续应用文写作传统,设置"邮件建议"(建议同学参加志愿者活动)和"通知"(校园读书月活动)两种题型,邮件写作要求达到120词,包含背景说明(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具体建议(时间安排、技能准备)和呼吁行动(报名方式),通知写作需包含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方式和注意事项四个要素,全国抽样显示,写作部分平均得分率为68%,其中格式规范(占15分)得分率最高(92%),内容完整度(占10分)得分率最低(65%),反映出部分考生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写作倾向。
典型错题深度剖析 (一)完形填空高频错误
-
第8题(A. mysterious B. magical C. dangerous D. boring) 错误选项分析:部分考生因"dark"(黑暗的)联想到选项C,忽视上下文"the Dark Lord"的专有名词属性,正确答案B(神奇的)需结合后文"magic stone"(魔法石)进行推理。
-
第15题(A. destroy B. protect C. replace D. repair) 错误选项分析:该题考查动词搭配,"protect the environment"为固定搭配,但部分考生受前文"magic stone"影响,误选D(修复)。
(二)语法填空常见误区
-
第5题(A. although B. because C. however D. unless) 错误率:42% 误区分析:考生误将转折关系(although)与因果关系(because)混淆,正确选项B需结合"he was busy"与"didn't have time"的逻辑关系判断。
-
第13题(A. when B. after C. before D. as soon as) 错误率:38% 误区分析:该题考查时间状语从句的连词选择,正确选项D(as soon as)需与后文"he arrived"形成同步关系,但部分考生受常规连词影响选B。
备考策略与提升路径 (一)词汇体系构建
建立"高频词库+主题词群"双轨模式
- 高频词库:掌握高考大纲要求的3500个单词,特别强化近五年高考高频词(如implement, sustainable, innovation等)
- 主题词群:围绕"科技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高考常考主题,构建词汇网络
实施"3×5"记忆法 每天记忆3个高频词+5个主题词,通过词根词缀(如bio-生命, graph-写)深化记忆,配合造句练习强化运用能力
(二)阅读能力提升
实施"三阶训练法"
- 基础阶段:每日精读1篇高考真题阅读,重点标注长难句(平均每篇含8-12个复合句)
- 提升阶段:进行同类型文章对比阅读(如比较2015-2019年说明文阅读,总结命题规律)
- 冲刺阶段:限时训练(18分钟/篇),重点突破主旨归纳题(正确率目标≥85%)
开发"阅读思维导图" 针对每篇阅读文章绘制包含"核心论点-支撑论据-结论推导"的三层思维导图,培养信息整合能力
(三)语法体系强化
构建"语法树状图" 将时态、语态、从句等语法项目制成树状图,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