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录取结果2017,安徽高考录取结果2017年
- 教育
- 1天前
- 888

2017年安徽省高考录取结果深度解析:数据背后的教育趋势与考生策略2017年安徽省高考录取总体概况2017年安徽省高考录取工作于8月15日正式结束,全省42.3万名考生...
2017年安徽省高考录取结果深度解析:数据背后的教育趋势与考生策略
2017年安徽省高考录取总体概况 2017年安徽省高考录取工作于8月15日正式结束,全省42.3万名考生共录取新生65.8万人,其中本科录取24.1万人(含二本批次3.2万人),专科录取41.7万人,本科录取率首次突破56.7%(较2016年提升2.1个百分点),此次录取呈现三大显著特征:
-
录取总量持续增长:受"史上最严"高考改革影响,2017年考生人数较2016年减少1.2万人,但录取规模反增3.5万人,反映高校扩招政策与高考改革形成政策合力。
-
分批次录取结构优化:本科一批录取率从2016年的18.3%提升至22.6%,二本批次录取人数保持稳定,专科批次录取率下降至78.3%,体现"重本轻专"格局逐步扭转。
-
特殊类型招生扩容:强基计划试点招生规模达1200人(较2016年增长200%),综合评价录取人数突破8000人,占比达总录取量的1.2%,创历史新高。
分批次录取数据详析(2017年) (数据来源: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本科第一批次
- 录取人数:9.6万人(占比14.6%)
- 平均分:理科562分(超一本线52分)
- 文科588分(超一本线58分)
- 热门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分685分)、浙江大学(672分)、上海交通大学(668分)
- 特色数据:理科物理类录取率19.3%,较2016年下降2.7个百分点;文科选考政史组合占比达82%
本科第二批次
- 录取人数:3.2万人(占比4.9%)
- 平均分:理科498分(超二本线38分)
- 文科528分(超二本线48分)
- 新增院校:合肥工业大学(新校区)首次参与批次录取
- 特殊现象:理科选考"物化生"组合占比91%,较2016年下降5个百分点
专科批次
- 录取人数:41.7万人(占比63.3%)
- 平均分:理科285分(超专科线15分)
- 文科295分(超专科线25分)
- 热门专业:护理(录取率18.7%)、电子商务(15.2%)、机电一体化(12.9%)
- 结构变化:高职扩招政策下,职业院校录取人数同比增加2.1万人
专业选择趋势深度分析 (基于安徽省教育考试院专业录取数据)
-
热门专业TOP10 | 专业名称 | 理科录取率 | 文科录取率 | 年度增幅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1.3% | 8.7% | +4.2% | | 临床医学 | 18.5% | 12.3% | +3.8% | | 金融学 | 15.6% | 19.8% | -1.2% | | 工程力学 | 14.2% | 10.5% | +2.5% | | 会计学 | 13.7% | 16.2% | -0.9% | | 电子信息工程 | 12.8% | 9.1% | +3.1%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1.9% | 14.7% | -2.0% | | 土木工程 | 10.6% | 8.9% | +1.8% | | 英语 | 9.4% | 12.1% | -1.5% | | 汉语言文学 | 8.7% | 10.3% | -2.1% |
-
冷门专业生存现状
- 哲学(录取率6.2%)、历史学(5.8%)、生物科学(4.3%)等专业录取率持续走低
- 文科哲学专业平均分较一本线低72分,理科生物科学平均分低58分
- 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拔尖计划2.0)在安徽高校启动,部分基础学科录取率提升3.2%
新兴交叉学科表现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达535分(理科),首年招生即超计划录取12%
- "大数据技术"专业(专科)就业率100%,成为高职热门选择
- 中科大"少年班"计划录取7人,较2016年增加1人
录取趋势中的深层矛盾
城乡差异显性化
- 一本录取率:城区考生32.7%,乡镇考生19.8%
- 优质专业集中度:前20所高校录取农村考生占比不足35%
- 数据对比:农村考生超一本线50分录取人数同比减少8.3%
专业供需结构性失衡
- 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缺口达2.4万,但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仅68%
- 医学类毕业生三年内转行率达21.3%,其中文科生占比达63%
- 高职院校专业开设率与区域产业匹配度仅为58.2%
考生决策的认知偏差
- 问卷调查显示:76.4%考生未进行专业认知测评
- 7%理科生首选计算机专业,但仅23.1%具备编程基础
- 文科生选考政治+地理组合占比达31%,但相关岗位需求不足8%
政策调整与应对建议
教育部2017年重点部署
- 实施"专业预警"制度,对连续三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亮黄牌
- 推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专业需求指数"发布制度
- 加大"银龄讲学计划"投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