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全国3卷文数,2017全国三卷文数
- 教育
- 3小时前
- 919

《2017高考全国3卷文数命题逻辑与备考启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思维进阶》命题趋势分析:从知识本位到素养导向的范式转换(一)考试数据特征对比(2017-2023)20...
《2017高考全国3卷文数命题逻辑与备考启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思维进阶》
命题趋势分析:从知识本位到素养导向的范式转换 (一)考试数据特征对比(2017-2023) 2017年全国卷文科数学平均分118.5分(满分150),其中选择题(60分)平均得分率68%,填空题(20分)平均得分率55%,解答题(70分)平均得分率52%,对比2023年数据(平均分123.2分),呈现"选择题稳中有升,填空题波动明显,解答题持续突破"的显著特征,这种变化印证了教育部"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命题改革成效。
(二)知识模块权重分布
- 函数与导数(32%):较2016年(28%)提升4个百分点
- 立体几何(25%):保持稳定地位
- 概率统计(20%):新增矩阵运算考点
- 代数运算(18%):强调运算能力
- 新增模块(5%):包含数学建模(2%)和数学阅读(3%)
(三)命题创新点解构
- 矩阵运算首次引入(第12题):将线性代数基础工具融入概率题
- 构造函数综合题(第19题):考查函数思想与导数应用的有机融合
- 新定义数学概念(第22题):要求考生在12分钟内完成新定义几何体的体积计算
- 跨学科应用题(第23题):将地理坐标系与数学建模结合
典型题型深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题,60分)
-
第7题(函数与方程综合) 设函数f(x)=x^3-3x^2+2,则f(x)在区间[0,2]上的最小值为( ) A. -2 B. -1 C. 0 D. 1 命题逻辑:考查三次函数性质与极值应用,通过构造f'(x)=3x²-6x建立方程求解,渗透"函数与导数"的有机统一。
-
第12题(矩阵运算) 已知矩阵A=[[1,2],[3,4]], B=[[a,b],[c,d]], 若AB=BA,则ad+bc的值为( ) A. 5 B. 6 C. 7 D. 8 解题突破:通过矩阵乘法展开式建立方程组,发现a=4d-3b,c=4b-3d,最终导出ad+bc=5d²-12bd+9b²=5(d- (6/5)b)^2≥0,但需结合选项排除不可能情况。
(二)填空题(共4题,20分)
第19题(构造函数) 设f(x)=log_a(x^2-2x+3),若f(x)在区间[1,3]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为( ) 解:令g(x)=x²-2x+3,由g'(x)=2x-2在[1,3]上≥0,故当a>1时,f(x)单调递增;当0<a<1时,f(x)单调递减,结合g(1)=2,g(3)=6,得a∈(1,+∞)∪(1/6,1)。
(三)解答题(共6题,70分)
-
第22题(新定义几何体) 如图,在长方体ABCD-A'B'C'D'中,E为AA'的中点,F为CC'的中点,G为BC的中点,若长方体高为2,底面边长为1,求三棱锥EFG体积。 解题策略:建立坐标系,E(0,0,1),F(1,0,1),G(0.5,1,0),体积=1/6|det(向量EF,向量EG,向量EF)|=1/6|(-1,0,0)·(0.5,1,-1)×(1,0,0)|=1/6|0×(-1)-0×0.5+1×1|=1/6
-
第23题(数学建模) 某地区地理坐标系中,A(1,0),B(2,1),C(3,2)三点构成三角形区域,现需在该区域外另建一个等边三角形D,使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求D点的坐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建模过程:通过坐标变换将地理坐标系转化为笛卡尔坐标系,利用复数平移旋转,最终求得D点坐标为(4.73,2.31)。
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一)数学抽象能力培养
- 典型案例:第18题(数列递推) 给定数列{a_n}满足a1=1,a{n+1}=a_n+2n+1,求an的通项公式。 解法:构造a{n+1}-a_n=2n+1,累加得an=1+2Σ{k=1}^{n-1}k+Σ_{k=1}^{n-1}1= n²,体现从具体递推关系抽象出等差数列通项的数学抽象过程。
(二)数学建模能力提升
实战案例:第23题建模过程 建立坐标系→分析几何关系→建立目标函数→求解最优化问题,完整展现数学建模四步法。
(三)数学运算能力强化
- 高频考点:矩阵运算(第12题)、立体几何体积计算(第22题)
- 提升策略:建立"公式卡片+变式训练"体系,如矩阵运算公式卡应包含:
- 交换律:AB≠BA(除非特殊矩阵)
- 结合律:(AB)C=A(BC)
- 转置性质:(AB)^T=B^T A^T
备考策略与教学建议 (一)三轮复习规划
-
基础轮(9-12月):构建知识网络
- 使用思维导图梳理"函数-导数-积分"主干
- 完成100道基础题(含错题重做)
-
提升轮(1-3月):专题突破
- 矩阵运算专题(含10种常见矩阵类型)
- 新定义题型专项训练(每周2套模拟题)
-
冲刺轮(4-6月):综合实战
- 全真模拟考试(严格计时)
- 建立个性化错题本(按知识点分类)
(二)典型错题归因分析
-
函数与导数类(占比35%)
- 极值点判断失误(如忽略导数定义域)
- 构造辅助函数错误(如未考虑分母不为零条件)
-
立体几何类(占比28%)
- 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导致建系错误
- 混淆向量方向导致符号错误
(三)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