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卷全国二卷,2017高考试卷全国二卷
- 教育
- 4小时前
- 1018

2017高考全国二卷:命题逻辑与备考启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解析2017高考全国二卷考试概况2017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全国二卷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
2017高考全国二卷:命题逻辑与备考启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解析
2017高考全国二卷考试概况 2017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全国二卷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重要组卷形式,覆盖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等15个省份的57万考生,此次考试在保持全国卷一贯的稳定性基础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教育改革导向,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数据显示,全国二卷语文科平均分较2016年下降2.3分,数学科保持平稳,文科综合平均分上升4.1分,理科综合平均分下降1.8分,整体呈现文综与理综分差扩大的趋势。
分学科试题分析 (一)语文科:核心素养的立体化考查
-
阅读理解模块 现代文阅读(第17-18题)选取《乡土中国》与《乡土中国》的互文性文本,通过"差序格局"概念的延伸理解,考查学生文本对比分析能力,据阅卷组统计,该题型平均得分率较2016年下降8.2%,反映出学生跨文本关联能力薄弱,古诗文阅读(第19题)以《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对比为背景,要求考生结合苏轼创作背景分析情感表达差异,正确率达72.3%。
-
语言文字运用(第20-21题) 成语题(第20题)设置"不刊之论""见异思迁"等易错成语,正确率仅为68.5%,较2016年下降5.7个百分点,病句修改题(第21题)着重考查关联词逻辑关系,不仅...更"的递进关系错误率达41.2%,显示学生逻辑思维训练不足。
-
写作模块 作文题"共享"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辩证思维与社会责任感,阅卷数据显示,46.8%的作文能结合共享单车、共享经济等实例展开论述,但仅12.3%的考生能触及共享背后的文化价值重构,优秀作文普遍具有三个特征:社会现象分析(占比89%)、文化维度提升(占比76%)、辩证思考(占比65%)。
(二)数学科:压轴题的梯度设计与思维突破
- 选择题(第6题)以函数与导数为载体,考查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正确率91.2%,体现基础知识的巩固要求。
- 填空题(第10题)构建"数列+不等式"复合题型,要求考生建立递推关系式,平均得分率78.4%,较2016年下降3.1%。
- 解答题(第21-22题)呈现明显梯度:
- 第21题(12分)考查向量运算与空间几何体体积计算,正确率82.6%
- 第22题(14分)构建"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综合题,涉及空间坐标系建立与参数求解,正确率58.9%
- 第23题(16分)压轴题融合概率统计与导数应用,要求建立函数模型并求解最优解,平均得分率仅31.7%
(三)英语科:语篇能力的深度拓展
- 阅读理解(第7-9题)延续"主旨题+细节题"搭配模式,新增"观点态度题"占比提升至40%,其中第8题(科技类文本)正确率71.3%,显示学生科技类文本理解能力待加强。
- 完形填空(第10-15题)设置"时态陷阱"(如过去完成时误用率24.6%)与"固定搭配"(如"be made of"误用率18.3%),平均得分率较2016年下降2.8%。
- 写作模块(第25题)以"Academic integrity"为题,要求撰写议论文,优秀作文特征包括:论点明确(占比89%)、论据充分(占比76%)、结构严谨(占比68%),但语言复杂度较2016年下降12.4%。
(四)文综与理综:跨学科整合的突破性尝试
文科综合(历史、政治、地理)
- 历史模块(第41题)以"改革开放口述史"为载体,要求考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维度分析,正确率65.8%
- 政治模块(第42题)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考查考生政策理解与执行能力,平均得分率72.3%
- 地理模块(第43题)构建"气候类型+农业区位"复合题,涉及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分析,正确率58.9%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 物理模块(第55题)设置"电磁感应+热力学"跨学科题,正确率仅49.2%
- 化学模块(第56题)考查"有机反应机理+仪器分析",正确率61.8%
- 生物模块(第57题)以"基因编辑"为背景,要求分析技术伦理与社会影响,正确率55.3%
命题趋势与教育启示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三大特征
- 知识结构化:各科试题均体现"概念-原理-应用"的层级递进,如数学压轴题要求建立"函数模型-参数求解-实际应用"完整链条。
- 思维可视化:英语完形填空新增"语篇结构分析"评分维度,要求考生绘制思维导图辅助解题。
- 价值引领性:所有科目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语文作文强调文化自信,理综生物关注生命伦理。
(二)备考策略优化路径
-
语文科:构建"三维阅读体系"
- 基础层:每日精读1篇高考真题阅读,建立文本分析模板
- 提升层:每周完成2篇跨文体比较阅读(如学术论文vs新闻评论)
- 创新层:每月撰写1篇时评文章,培养批判性思维
-
数学科:实施"四阶突破计划"
- 基础巩固(1-2月):重点突破三角函数、数列等高频考点
- 能力提升(3-4月):开展压轴题专题训练,建立解题思维导图
- 综合演练(5-6月):模拟全国卷命题趋势进行限时训练
- 查漏补缺(7-8月):针对错题建立"知识点-易错点-解题策略"三维档案
-
英语科:推进"双轨式"学习模式
- 输入训练:每日精听1篇TED演讲,积累学术词汇
- 输出实践:每周完成1篇命题作文,使用Grammarly进行语法校对
- 语料积累:建立"话题词库"(如环保、科技等10大主题)
(三)教学实践建议
- 教师层面:实施"问题链教学法"
基础题:设计阶梯式问题(如数学函数题分解为定义域、值域、图像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