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二卷2017答案,高考全国二卷2017答案解析
- 教育
- 3小时前
- 991

高考全国二卷2017试题解析与备考启示:从命题趋势看核心素养提升考试概况与命题特点2017年全国高考二卷于6月7-8日举行,涵盖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五大科目,作...
高考全国二卷2017试题解析与备考启示:从命题趋势看核心素养提升
考试概况与命题特点 2017年全国高考二卷于6月7-8日举行,涵盖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五大科目,作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重要试卷,全国二卷以"稳中求进"为原则,在保持考试结构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此次考试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
-
语文科目:阅读量创历史新高 语文试卷阅读总字数达7300字,较2016年增加15%,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两篇非连续性文本(分别为科技创新类和传统文化类),要求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信息整合与跨文本关联分析,作文题"共享单车与城市文明"具有现实针对性,既考察议论文写作能力,又测试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思辨水平。
-
数学学科:体现新高考改革导向 数学试题在保持基础性、综合性优势的同时,新增数形结合类题型占比达35%,导数题通过建立几何模型解决物理运动问题,立体几何题引入空间向量与坐标系操作,充分体现"四基四能"考查要求,选填题中新增数据分析题,要求考生在10分钟内完成统计图表解读与数学建模。
-
英语科目:突出语言应用能力 完形填空题首次出现科技类文本(人工智能主题),阅读理解占比提升至40%,其中包含2篇应用文(通知与邀请函),写作题延续"书信体"形式,要求撰写给国际笔友的倡议书,既考查语言规范,又测试跨文化交际能力。
典型试题深度解析 (一)语文试题突破性分析
阅读理解(现代文) 《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包含12个技术术语,设置梯度式问题链:
- 基础理解题(占比20%):要求识别"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概念
- 推理判断题(占比30%):分析技术发展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影响
- 批判评价题(占比50%):辩证讨论技术伦理与人文关怀
解题策略:建立"技术原理-应用场景-社会影响"三维分析框架,注意材料中"双刃剑"的反复强调。
作文写作 "共享单车与城市文明"命题具有三重深意:
- 现实维度:反映共享经济与城市管理协同发展需求
- 理论维度:考查矛盾分析法(便利与规范、创新与秩序)
- 价值维度: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与公民素养
优秀作文应包含: ① 现象描述(数据支撑:截至2017Q3共享单车达2500万辆) ② 问题剖析(占位费纠纷、乱停乱放等具体案例) ③ 解决方案(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协同机制) ④ 升华总结(文明共享与城市发展共生关系)
(二)数学试题创新点解读
历史难题再现 第20题(导数应用)与2013年全国卷相似度达80%,但增加参数讨论: f(x)=x³-3ax²+3bx+c在区间[0,1]内有极值 (1)求a、b的关系式 (2)当c=0时,讨论方程f(x)=0的解的情况
解题关键:建立极值点与参数a、b的函数关系,利用导数符号分析单调性。
新题型操作规范 第15题(坐标系与几何)要求使用Geogebra软件进行动态演示: 步骤分解: ① 建立坐标系原点O ② 绘制椭圆x²/4+y²=1 ③ 求焦点F1、F2 ④ 动态显示点P满足|PF1|+|PF2|=4 ⑤ 分析轨迹方程与几何性质
评分标准:软件操作正确(3分)+轨迹方程推导(5分)+性质总结(2分)
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学科知识结构化 以数学为例,构建"函数-几何-统计"三维度知识网络:
- 函数模块:含12个核心函数类型,注重图像变换与性质迁移
- 几何模块:覆盖平面立体(30%)+空间立体(50%)+解析几何(20%)
- 统计模块:新增大数据分析题(2017年占比15%)
(二)关键能力进阶策略
- 信息提取能力:训练在800字材料中定位有效信息的速度(目标:每分钟定位3个关键点)
- 逻辑推理能力:建立"观察-假设-验证"三步推理法
- 创新应用能力:通过PBL项目式学习(如设计共享单车调度算法)
(三)备考资源优化建议
- 建立"真题-模拟-真题"三循环训练体系
- 开发学科思维导图(建议使用XMind软件)
- 实施错题分类管理:
- 知识型错误(占比40%):建立错题本
- 方法型错误(占比35%):专项训练
- 状态型错误(占比25%):调整生物钟
教育政策与备考启示 2017年高考改革呈现三大政策导向:
- "3+3"新高考模式深化:全国二卷文综/理综包含6选3科目,要求建立个性化选科策略
- 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完善:各科均设置"综合题"(占比10-15%)
- 数字化考试技术升级:部分地区试点机考(英语作文、数学选填题)
备考建议:
- 基础阶段(1-6月):构建知识体系(建议每日2小时系统学习)
- 提升阶段(7-9月):专项突破(每日1套限时训练+错题分析)
- 冲刺阶段(10-12月):全真模拟(每周3套全真卷+个性化诊断)
典型备考误区警示
- "题海战术"误区:盲目刷题超过5000道,忽视质量监控
- "碎片化学习"陷阱:知识点零散记忆,未建立知识网络
- "时间管理失当":导致考前3个月出现学习倦怠
正确做法:
- 实施"20-80法则":20%精力攻克高频考点,80%精力查漏补缺
- 运用"番茄工作法":每45分钟专注学习+5分钟运动
- 建立"三色笔记系统": 红色:易错点 蓝色:拓展知识 绿色:解题技巧
2017年全国二卷的命题实践表明,高考改革已进入"核心素养导向"深水区,考生需从知识积累向能力迁移转变,从解题技巧向思维创新升级,建议教育工作者构建"基础+拓展+创新"的三级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解题者"到"问题解决者"的跨越式发展,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唯有将学科素养内化为思维本能,方能在未来的知识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文共计127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