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数学2017,河南省高考数学2017真题
- 教育
- 1天前
- 1131

2017年河南高考数学命题特点与备考启示2017年河南高考数学试卷整体概况2017年河南省高考数学考试于6月7日上午进行,作为全国高考数学命题改革后的第三年,河南卷延续...
2017年河南高考数学命题特点与备考启示
2017年河南高考数学试卷整体概况 2017年河南省高考数学考试于6月7日上午进行,作为全国高考数学命题改革后的第三年,河南卷延续了"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共8道大题、6道选做题,值得关注的是,当年数学试卷在保持全国卷命题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地方特色元素,其难度系数控制在0.52-0.55之间,较2016年下降0.03,但区分度达到0.62,体现出命题组对考生能力的精准把握。
试卷结构分析(以理科卷为例) (一)选择题与填空题布局 前两道选择题保持常规设置,主要考查集合、复数等基础知识,其中第8题涉及复数几何意义,第10题考查空间向量运算,填空题部分呈现明显梯度,第14题(三角函数与导数综合)难度系数0.31,成为当年理科卷的压轴题,而第16题(概率统计)则延续传统命题方式,难度系数0.68。
(二)解答题命题特征
- 立体几何题(第20题)首次引入"折叠后求二面角"新题型,通过三棱锥与正方体的组合图形,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该题难度系数0.39,正确率较2016年下降12个百分点。
- 新定义题型突破:导数题(第21题)引入"参数方程曲线求切线方程"新定义,要求考生根据参数方程f(t)=(2t²-3t)cosπ/3+(t-1)sinπ/3,求其在t=1处的切线方程,该题型新颖度达83%,但基础薄弱考生正确率不足40%。
- 综合应用题创新:第22题(数列与函数综合)以"高铁票价调整"为背景,构建递推关系式,涉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二次函数最值问题,该题创新性地将生活场景与数学建模相结合,难度系数0.28,成为当年失分最严重的题目。
(三)选做题设置特点 选做题延续"一易一难"原则,第16题(几何证明)与第17题(概率统计)形成互补,其中几何证明题引入"空间四边形"新模型,涉及共面、共线证明,难度系数0.45;概率题则首次出现"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公式"综合应用,正确率仅31%。
典型试题深度解析 (一)第20题立体几何(解析)如图,已知三棱柱ABCD-A'B'C'D'中,AB=AD=1,AA'=2,∠BAD=90°,M、N分别是AA'、CC'的中点,点P在平面B'C'D'上运动,当PA²+PB²+PC²最小时,求cos∠MPN的值。
解题路径:
- 建立坐标系:以A为原点,AB为x轴,AD为y轴,AA'为z轴。
- 坐标转换:B(1,0,0),D(0,1,0),C(1,1,0),A'(0,0,2),B'(1,0,2),C'(1,1,2),D'(0,1,2),M(0,0,1),N(1,1,1)。
- 运动轨迹分析:设P(x,y,2),则PA²=x²+y²+4,PB²=(x-1)²+y²+4,PC²=(x-1)²+(y-1)²+4,求和得PA²+PB²+PC²=3x²+3y²-2x-2y+12,当且仅当x=1/3,y=1/3时取得最小值。
- 向量计算:MP=(1/3,1/3,1),NP=(2/3,2/3,1),cos∠MPN= (MP·NP)/(|MP||NP|)= (2/9 + 2/9 +1)/(√(1/3 +1)√(4/9 +4/9 +1))= (11/9)/(√(4/3)√(14/9))=11/(4√21)。
(二)第22题数列与函数(命题思路)某城市高铁票价调整后,二等座票价由a元(a>0)调整为b元(b>0),已知: (1)当票价低于60元时,乘客量Q与票价a的关系为Q=100a-20a²; (2)当票价高于60元时,乘客量Q与票价b的关系为Q=5000/(b+20); (3)调整后总乘客量不少于调整前的110%,且总票价收入不低于调整前的105%。
(i)求b的取值范围; (ii)若b=80,求调整后总票价收入的最大值及对应的最小乘客量。
命题组创新点:
- 将二次函数与分式函数有机结合,构建分段函数模型;
- 引入不等式约束条件,考查数学建模能力;
- 通过参数分离变量法,建立b的二次不等式组;
- 要求考生在满足约束条件下,运用导数法求解最值问题。
考生表现与数据统计 (一)整体得分情况 理科平均分85.7分(满分150),较2016年下降2.1分;文科平均分82.3分,下降1.8分,标准差理科11.2,文科9.8,显示理科区分度更高。
(二)典型错误分析
- 空间几何题:约47%考生未正确建立坐标系,导致后续计算错误;
- 导数应用题:32%考生未考虑参数范围限制,直接求导导致结果偏差;
- 概率统计题:19%考生混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计算错误率高达68%。
(三)高分段分布 理科140分以上占比2.3%,较2016年下降0.5个百分点;130-139分段占比8.7%,主要失分集中在选做题;120分段考生达35.6%,显示中等生群体稳定。
命题趋势与备考启示 (一)命题趋势总结
- 基础知识占比提升:选择题与填空题中基础题比例达75%,重点考查定义域、值域、几何性质等核心概念;
- 综合应用题创新:通过生活场景构建数学模型,要求考生具备跨学科思维;
- 新定义题型常态化:每年至少设置1道新定义题型,涉及导数、概率、几何等模块;
- 计算量控制:理科卷平均每大题计算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强调准确率而非速度。
(二)备考策略建议
基础巩固阶段(3-6月):
- 建立"概念树"知识体系,重点突破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等高频考点;
- 完成2013-2016年真题分类训练,建立错题档案(建议按知识点、解题方法、计算失误分类);
- 每日进行10分钟速算训练,重点提升向量内积、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