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17全国2高考理综答案,2017全国高考2理综解析

2017全国2高考理综答案,2017全国高考2理综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深度解析与备考启示约2380字)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考试概述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化学、生物)考试于6月7日下午14:00-16:3...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深度解析与备考启示 约2380字)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考试概述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化学、生物)考试于6月7日下午14:00-16:30进行,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为300分,本套试题延续了"稳中求新"的命题原则,在保持传统知识点考查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了情境化命题、跨学科融合等新元素,全国卷覆盖全国31个省市(港澳台单独命题),考生达940万人,理综平均分较2016年下降2.3分,但区分度达到0.64,体现命题组对选拔功能的重视。

试题结构分析(以全国卷Ⅰ为例) (一)物理学科(90分钟,100分)

  1. 题型分布:

    • 选择题(6题,48分)
    • 填空题(4题,36分)
    • 实验题(3题,16分)
    • 计算题(2题,100分)
  2. 能力考查重点:

    • 运动学(18%):瞬时速度、平抛运动等传统考点
    • 力学(32%):重点考查牛顿定律应用、能量守恒
    • 电磁学(35%):电磁感应、交流电路创新题型
    • 光学(10%):光的波动性实验设计题

(二)化学学科(90分钟,100分)

  1. 题型分布:

    • 选择题(8题,56分)
    • 填空题(3题,24分)
    • 实验题(2题,20分)
    • 计算题(1题,100分)
  2. 核心考查方向:

    • 物质结构(15%):晶体半径计算创新题
    • 反应原理(22%):非理想气体计算题
    • 有机化学(25%):生物柴油合成路线图
    • 实验探究(18%):工业尾气处理方案设计
    • 化学工艺(20%):维生素B2晶体纯度测定

(三)生物学科(90分钟,100分)

  1. 题型结构:

    • 选择题(8题,56分)
    • 材料分析题(1题,12分)
    • 实验探究题(2题,24分)
    • 理论综合题(1题,108分)
  2. 重点模块:

    • 遗传规律(28%):新基因互作模型解析
    • 现代生物科技(22%):基因编辑技术原理图解
    • 细胞代谢(25%):线粒体穿梭机制动态分析
    • 系统与调节(15%):神经-体液调节反馈模型
    • 环境生态(10%):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典型试题深度解析 (一)物理学科(例题1) 【情境题】(17分) "天宫二号"在轨道高度约380公里的圆轨道运行,若需实施变轨至500公里新轨道,试计算:

  1. 变轨所需Δ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新轨道运行周期T(g=9.8m/s²)

【解题思路】

  1. 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轨道半径与周期的关系:T²∝r³
  2. 计算原轨道速度v₁=√(GM/r₁),新轨道速度v₂=√(GM/r₂)
  3. Δv=√(GM/r₂) - √(GM/r₁)
  4. 代入数据:r₁=6371+380=6751km,r₂=6371+500=6871km
  5. 计算结果Δv≈6.43km/s,T≈84.2分钟

(二)化学学科(例题2) 【工艺流程题】(100分) 某化工厂以葡萄糖为原料生产尼龙-6,流程如下: ①葡萄糖→五碳糖(生物催化) ②五碳糖→己内酰胺(高温高压) ③己内酰胺→尼龙-6(熔融聚合)

(1)写出反应①的酶促反应式(6分) (2)分析反应②的活化能变化曲线特征(8分) (3)计算反应③的熔融温度范围(已知熔点258℃)(12分) (4)设计尾气处理方案(20分)

【关键考点】

  • 生物催化原理(酶的作用机制)
  • 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活化能变化(Arrhenius方程应用)
  • 聚合物熔融特性(结晶度与熔点关系)
  • 废气处理(氨气吸收、VOCs吸附)

(三)生物学科(例题3) 【遗传分析题】(108分) 某研究团队发现某植物存在特殊遗传现象: Ⅰ-1(AA)自交产生子代Aa(占75%),aa(25%) Aa自交产生子代AA(25%)、Aa(50%)、aa(25%)

(1)解释该现象(6分) (2)设计遗传图谱(8分) (3)计算重组率(10分) (4)提出验证方案(24分)

【核心要点】

  • 等位基因互作模型(显隐关系异变)
  • 遗传连锁分析(分子标记技术)
  • 重组率计算(总重组值/总配子数)
  • 实验设计(家系调查、分子测序)

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一)2017年命题新特点

  1. 情境化命题比例提升至35%,涉及航天科技、环境保护等热点
  2. 跨学科融合题增加(如物理-化学交叉的催化剂表征)
  3. 实验探究题强调方案设计能力(占比达28%)
  4. 数据分析题要求处理多组实验数据(生物实验题涉及方差分析)

(二)备考策略优化

  1. 构建知识网络(建议使用思维导图工具)
  2. 强化实验设计能力(重点掌握IMRaD结构)
  3. 提升计算准确性(建立标准解题模板)
  4. 培养科学思维(控制变量法、假设检验)
  5. 建立错题档案(按知识点分类整理)

(三)高频考点清单 物理:电磁感应(占28%)、能量守恒(22%)、动量定理(15%) 化学:物质结构(15%)、工艺流程(20%)、实验设计(18%) 生物:遗传规律(28%)、代谢工程(25%)、生态模型(15%)

典型易错点警示 (一)物理学科

  1. 电磁感应中的方向判断(应用楞次定律时易混淆因果关系)
  2. 动力学问题中的惯性系假设(忽略参考系选择导致错误)
  3. 量子力学题中的波函数叠加原理(机械叠加与概率叠加混淆)

(二)化学学科

  1. 活化能曲线解读(活化能降低不等于反应速率提高)
  2. 电解质溶液计算(忽略同离子效应导致浓度偏差)
  3.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未考虑立体化学限制)

(三)生物学科

遗传图谱构建(重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