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高考,散文高考的文章
- 教育
- 3小时前
- 1059

《墨香未褪时》晨雾中的墨迹六月的晨雾还未散尽,我站在教学楼前的银杏树下,看着石阶上蜿蜒的露水,书包里崭新的五三题集与去年此时被揉成团的草稿纸形成微妙对峙,像极了我这三年...
《墨香未褪时》
晨雾中的墨迹 六月的晨雾还未散尽,我站在教学楼前的银杏树下,看着石阶上蜿蜒的露水,书包里崭新的五三题集与去年此时被揉成团的草稿纸形成微妙对峙,像极了我这三年在知识迷宫中跌跌撞撞的轨迹,数学老师总说高考是场修行,此刻才真正懂得,这场修行从三年前那个闷热的午后开始——当班主任把高考倒计时牌挂在教室后墙时,红漆数字在阳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无数个即将破茧的瞬间。
教室里飘着淡淡的墨香,这是六月特有的气息,前桌小满正在用修正带反复擦拭英语填空,她手腕上的红绳随着动作轻晃,那是去年模考失利时我送的护身符,后排传来铅笔与演算纸的摩擦声,像春蚕啃食桑叶般沙沙作响,讲台上,老张正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函数图像,粉笔灰簌簌落在他的银边眼镜上,恍惚间让我想起他第一次带我们画坐标系时,在坐标系原点写下的那句"此去经年,山高水长"。
试卷上的月光 考试当天清晨,我特意起了个大早,校门口的保安大叔已经支起保温杯,蒸腾的热气与晨雾交融,在路灯下织成朦胧的纱帐,小卖部老板娘照例塞给我两支冰棍,塑料包装在掌心留下潮湿的触感,考场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树影在地面投下细密的网格,像极了去年冬天我抄写《滕王阁序》时留下的草稿。
语文卷发下来时,窗外的蝉鸣突然停了,现代文阅读那道论述题的题目,恰是去年深秋在图书馆偶遇的作家散文集里的句子,我握着铅笔的手微微发颤,笔尖在答题卡上划出的痕迹,竟与当年在作文本上练习书法时的笔触如出一辙,作文题是"我与__的故事",我盯着空白处出神,忽然想起初二那年养的那盆绿萝,它从教室窗台垂下的藤蔓,曾为多少个晚自习的我们撑起一片绿荫。
数学考试时,窗外的香樟树被风刮得哗哗作响,最后一道大题的几何图形让我想起高三上学期在操场夜跑时,看过的那轮满月,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辅助线,像极了月光在湖面投下的波纹,当收卷铃声响起时,我看见前排的阿杰在草稿纸边缘画了只流泪的兔子,那是我们约定的"解题顺利"暗号。
答案揭晓时的银杏雨 放榜那天,教学楼前的银杏树正飘着今年的第一场雨,金灿灿的叶子落在石阶上,像极了三年前新生入学时铺就的地毯,我站在公告栏前,看着自己的名字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压抑的抽泣声——原来是小满,她手里攥着两份志愿填报指南,一份是师范类,一份是艺术类。
晚自习时,我们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分食高考结束后的第一顿夜宵,小卖部买的关东煮在保温桶里冒着热气,汤底飘着几片舒展的紫菜,阿杰突然提议重写《少年中国说》,在黑板上抄到"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时,粉笔"啪"地折断在讲台,我们相视而笑,月光从新换的玻璃窗斜斜切进来,在每个人的课桌上投下细长的影子。
墨香未褪的余韵 填报志愿那晚,我在台灯下反复研读《普通高等学校专业介绍》,手指抚过"汉语言文学"四个烫金字时,忽然触到去年冬天用红笔圈出的重点章节,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标本,叶脉里还凝固着那年秋天的晨露,电脑提交志愿的瞬间,屏幕蓝光映着我泛红的眼眶,忽然想起老张在毕业典礼上的寄语:"高考不是终点,而是把知识装进行囊的起点。"
如今走在大学图书馆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银杏树的新叶在风中舒展,总会在墨香弥漫的自习室里想起那个蝉鸣喧嚣的夏天,那些在题海中沉浮的日夜,那些被橡皮擦磨旧的草稿纸,那些在考场外攥紧的红绳,都化作生命长河里永不褪色的墨迹,当暮色漫过教学楼顶的避雷针,我听见时光深处传来细碎的沙沙声,那是无数个考生在用青春续写未完的答卷。
(全文共1287字)
上一篇:高考辅导视频,高考辅导视频讲解
下一篇:复习班高考,高考复读冲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