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二中高考,广州二中高考2025喜报
《木棉映红榜》
木棉花落尽的时节,广州二中的紫荆道便铺开了一幅深浅不一的暗红画卷,高三(7)班的林晓雨独自一人,踩着满地残红走向公告栏,五月的阳光穿过香樟树叶的缝隙,在她洗得有些发白的校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将整个夏日的沉郁都揉碎在了衣襟上,公告栏里,“一模成绩排名”几个大字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不敢直视——那个刺眼的“12”,如同一根淬了毒的银针,精准地扎进她的眼底,距离她梦寐以求的中大医学院,还隔着三十个名次的深渊,那是一道名为“可能”的鸿沟。
教室里,空气被一种独特的“高考味”所占据——是咖啡因的焦香、风油精的清凉,混合着无数个日夜堆积的疲惫与焦虑,后排的男生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立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牌,笔尖在试卷上划出的沙沙声,密集而急促,像春蚕在夜色里无声地啃食着桑叶,也啃噬着每个人所剩无几的耐心,她的同桌陈默,则像一座沉默的孤岛,将头深深埋进一堆复习资料里,只有偶尔转笔时露出的那截瘦削的手腕骨节,才能让人窥见这个常年稳居年级前十的男生,内心那不为人知的紧绷与焦虑。
“晓雨,这道物理题的受力分析,我卡住了。”前桌的苏晓晓突然转过头,她扎着利落的马尾辫,发梢不经意间扫过林晓雨的课本,草稿纸上画着杂乱无章的辅助线,旁边用荧光笔醒目地标着“二模错题”,林晓雨接过笔,指尖触碰到苏晓晓微凉的手指,电光石火间,她想起三年前那个同样燥热的九月,这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在军训中晕倒,是她一路小跑,将她搀扶到了医务室。
“这里应该用动能定理转化,而不是直接套用牛顿第二定律。”林晓雨的笔尖在纸上划出流畅而清晰的轨迹,阳光透过窗棂,恰好落在她微微发颤的睫毛上,镀上了一层金边,苏晓晓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落满了整片星河:“我就知道!你物理这么厉害,中大肯定没问题!”林晓雨笑了笑,没说其实自己刚刚还在对着电磁感应那道复杂的题目,思绪飘到了九霄云外。
放学铃声响起时,班主任老周抱着厚厚一摞试卷走进来,他摘下眼镜,用指节揉了揉眉心,镜片上还残留着几道粉笔印,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距离高考还有四十天,把错题本再过一遍,把知识点嚼碎了咽下去,别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这声音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每个人的心湖里激起阵阵涟漪,后排传来压抑的叹息,有人悄悄把头埋进臂弯,肩膀微微耸动。
林晓雨回到家时,厨房里正传来砂锅“咕嘟咕嘟”的炖煮声,与窗外渐起的蝉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熟悉的、名为“家”的背景音,她想起小时候,自己就坐在小板凳上,母亲一边给她削着苹果,一边温柔地念叨“要好好读书”,餐桌上,一碗温热的莲藕排骨汤冒着袅袅热气,旁边却多了一本崭新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扉页上用红笔圈着“中山大学医学院”,那圈痕用力得几乎要划破纸张。
“妈,我……”林晓雨想说其实自己可能考不上,那些排名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话却被母亲温柔地打断:“妈相信你,你从小就懂事,从不让大人操心。”母亲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不加掩饰的期待与爱意,林晓雨咬了咬嘴唇,把所有的不安与怯懦都咽了回去,窗外,一树树木棉花又开了,像一簇簇在风中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决绝。
二模成绩出来的那天,广州下起了瓢泼大雨,林晓雨撑着一把伞,走在熟悉的紫荆道上,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地面溅起一朵朵转瞬即逝的水花,公告栏里的排名又换了位置,她的名字从第12名滑落到了第18名,雨水混着滚烫的泪水滑过她的脸颊,滴在“中大医学院”那几个字上,墨迹被晕开,像她此刻模糊的视线,也像她摇摇欲坠的梦想。
“嘿,别哭了。”一把伞悄然出现在她头顶,为她隔绝了倾盆的雨幕,是陈默,他站在她旁边,校服的肩膀已被雨水打湿了一片,深色的水渍像一幅写意的画。“你看这个。”他翻开自己的错题本,里面贴着一张泛黄的便利贴,上面是林晓雨上个月帮他讲题时写下的解题步骤,旁边用红笔写着一行清秀的字迹:“林晓雨说,物理题就像解绳结,耐心一点,总能解开。”
林晓雨愣住了,陈默指着错题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和自己的笔记:“其实我一直在抄你的笔记,你比你想的厉害多了。”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滑过他清秀的下颌,却让林晓雨觉得心里某个被阴霾笼罩的角落,被瞬间照亮了,远处,教学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像黑夜中一颗颗温柔的星辰,坚定地闪烁着。
高考那天清晨,广州的天空澄澈得像一块蓝宝石,林晓雨站在考场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木棉混合的独特香气,清冽而振奋,苏晓晓跑过来,手里紧紧攥着一支饱满鲜红的木棉花:“听说木棉花能带来好运,我们一起加油!”她们的指尖碰到一起,像三年前在医务室那样,传递着温暖而坚定的力量,那支木棉花,是她们青春的图腾。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苏晓晓突然从背后紧紧抱住她,声音带着哭腔却无比响亮:“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最棒的!”阳光穿过木棉树的枝桠,在她们身上洒下细碎的光斑,林晓雨抬头望去,满树木棉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将整个夏天都映红了。
放榜那天,人潮汹涌,林晓雨挤在人群中,手指在冰冷的屏幕上颤抖,当“中山大学医学院”那几个字清晰地跳出来时,她听见了自己如鼓的心跳,周围是此起彼伏的欢呼与哭泣,她却什么也听不见,只看见母亲穿过人群,紧紧地抱住她,泪水滴在她的校服上,比那年夏天的雨水还要滚烫,却暖得让她想落泪。
紫荆道上的木棉花又落了,这一次,林晓雨踩着花瓣走向教室,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她知道,那些在题海中挣扎的深夜,那些互相鼓励的温暖瞬间,那些藏在错题本里的温柔与坚持,都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在青春的土壤里,开出了最绚烂、最无悔的花,而那朵名为“梦想”的花,终于,在盛夏,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