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作文来了,2022高考作文范文
时光的褶皱里,藏着答案
当高考作文题在六月的蝉鸣中揭晓,总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万千学子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有人伏案疾书,笔尖流淌着千言万语;有人凝神沉思,眉头紧锁着万千思绪;亦有人对着空白稿纸,任思绪在无垠的旷野上迷惘,我们总以为,高考作文是一场技巧、思想与逻辑的博弈,当我们真正置身于那个安静的考场,与那个具体的题目四目相对时,才恍然大悟,它更像一面澄澈的镜子,照见的,并非我们精心雕琢的文采,而是我们在时光的褶皱里,与自己的每一次深刻相遇与无声对话。
我曾辅导过一名理科尖子生,他思维敏捷,逻辑严密,在数字与公式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却唯独对文字感到束手无策,他拿着一篇自己写的议论文找我,结构工整,论据翔实,如同一具精密的骨架,却唯独缺少了灵魂的温度,读起来干涩而冰冷,他困惑地问我:“老师,为什么我懂得那么多道理,却写不出一篇能打动人心的文章?”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时光与记忆的故事。
我童年时,住在江南一座青砖黛瓦的老宅里,院中有一棵高大的桂树,每到金秋,桂花便悄然绽放,将整个庭院都浸在甜得化不开的香气里,祖母会牵着我的小手,将满枝的桂花轻轻捋下,铺在竹匾里置于阳光下晾晒,她说:“丫头,你看,这桂花要晒足了太阳,香得才醇厚,才入味。”我那时懵懂不懂,只觉得被阳光吻过的花瓣,确实比清晨带露的更多了一份温柔的暖意,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江南,许多年未曾再见那棵老桂树,直到去年深秋,我在异乡的街头,被一阵似曾相识的甜香猝然击中,鼻尖一酸,眼眶瞬间便湿润了,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光,祖母那句“晒足了太阳”的叮咛,在耳畔重新响起,我忽然明白,哪里仅仅是在说桂花,那分明是指代着那些被时光慢慢沉淀、发酵的记忆,它们在岁月的窖藏中,最终酿成了生命里最醇厚、最绵长的滋味。
故事讲完,教室里一片沉寂,许久,他才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他说:“老师,我想起我的爷爷,他是个老木匠,总喜欢在院子里刨木头,那些刨花卷曲着,像时光泛起的金色波浪,阳光一照,便闪闪发亮,他常说,‘每块木头都有自己的纹理,得顺着它的性子来,才能做出好东西。’”他顿了顿,语气里充满了恍然大悟,“以前写作文,我总想着堆砌辞藻,模仿范文,却忘了去寻找和打磨自己生命里的‘纹理’。”
从那以后,他不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开始回望自己的生活,他写了一篇爷爷的作文,没有精巧的比喻,没有繁复的句式,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了院子里刨木的沙沙声,记录了爷爷布满老茧却异常灵巧的双手,记录了那句“顺着纹理来”的朴素教诲,那篇文章,成了他高中三年最真诚、也最动人的一篇。
时光的褶皱里,藏着我们生命最本真的纹理,它或许是祖母晒桂花时,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的斑驳光影;或许是爷爷刨木头时,空气中弥漫的清冽木香;或许是深夜里,台灯下笔尖与纸张摩擦出的沙沙声响;或许是和朋友争吵后,一个无言却温暖的拥抱;或许是失败时,独自舔舐伤口的泪水;又或许是成功时,那份难以抑制、想要奔向全世界的狂喜,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如同散落在时光长河里的珍珠,唯有我们俯下身,用心去串联,才能串成一串独属于自己的人生项链。
高考作文,或许正是在考验我们串联珍珠的能力,它并非要我们书写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而是要我们俯下身来,温柔地审视自己的时光褶皱,找到那些被岁月尘封、却依旧闪光的答案,那个答案,可能藏在某一次不经意的抬头里,藏在某一句随口的唠叨里,藏在某一个辗转反侧的深夜里,它不需要多么深刻,只需要足够真诚;不需要多么华丽,只需要足够独特,是你生命独一无二的印记。
就像老桂树的香气,不必刻意追寻,只要风轻轻吹过,便会自然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我们的文字,也该如此,当我们真正走进自己的时光褶皱,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那些被我们遗忘的感动,那些被我们压抑的情感,便会如山间清泉,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成为文字里最动人的力量。
当你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时,不必惊慌,也无需模仿,请闭上眼睛,做一次深呼吸,想一想,哪一段记忆,让你在某个瞬间忽然懂得了成长的代价与馈赠?哪一个人,让你在某个时刻忽然明白了爱的深沉与宽广?哪一件事,让你在某个路口忽然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把这些最真实的感受,用你最熟悉的文字,不疾不徐地写下来。
因为最好的答案,从来不在别人的嘴里,也不在泛黄的书本里,它就在我们自己的时光褶皱里,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书写,并最终,成为我们生命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