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高考状元,盐城高考状元2025
在滩涂上种出星辰的人
滩涂上的星辰,书卷里的光芒
暮色四合,江苏盐城大丰的麋鹿保护区,黄海湿地的粼粼波光与天边的最后一抹霞光交融,远处传来中学的晚读声,清朗而富有朝气,与滩涂上归巢的鸟鸣交织成一首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交响曲,当2023年高考成绩如惊雷般划破长空,这座宁静的沿海小城因一个名字而沸腾——李砚秋,这个总是戴着黑框眼镜,身上那件校服已洗得泛白、却依旧整洁的女孩,以726分的惊人成绩,摘得了盐城理科状元的桂冠,比这耀眼分数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写在毕业纪念册扉页的那句话:“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滩涂星辰的辜负。”
泥泞中的星光
李砚秋的家,坐落在盐城郊外的弶港镇,推开那扇斑驳的后门,映入眼眼的便是一望无垠的滩涂,这里是她的童年乐园,也是她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亲是湿地保护站的巡护员,母亲是镇中学的语文教师,家中最宝贵的财富,并非昂贵的物件,而是父亲从旧书市场淘回的那套泛黄的《十万个为什么》,童年记忆里,砚秋总爱光着脚丫,在柔软的滩涂上奔跑,追逐着潮水的足迹,她跟着父亲辨认丹顶鹤那精巧的足印,在随风摇曳的芦苇荡里,观察弹涂鱼如何如杂技演员般在泥地上跳跃。“滩涂上的生命,最懂得什么叫韧劲,”父亲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哲理,后来成了她一生的座右铭,“盐碱地再贫瘠,也能长出倔强的碱蓬草。”
步入高中,第一次摸底考试的成绩单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砚秋的成绩仅位列年级中游,面对周围同学埋头刷题的紧张氛围,这个习惯了在自然中观察与思考的女孩并未慌乱,她将错题本精心装订,封面上题着“湿地生态图”几个大字,她用不同颜色的笔,像绘制物种分布图一样,细致地标注出知识盲点,如同规划候鸟的迁徙路线,为每一次启航做好准备,晚自习后,教室里的人渐渐散去,她总会多留半小时,静静地倚在窗边,凝望窗外浩瀚的星空,轻声诵读《滕王阁序》中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班主任曾这样评价她:“这孩子眼里有股劲儿,不是死读书的呆气,而是滩涂芦苇那种被狂风压弯了腰、却始终不折断的韧劲。”
解题如解谜,万物皆师
砚秋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一个铁皮饼干盒,里面装的并非零食,而是她精心收集的“解题灵感”,有一次,为了彻底弄懂抽象的电磁感应现象,她连续三天泡在市科技馆,像个执着的学徒,一遍遍跟着讲解员重复实验,她竟就地取材,用滩涂上随处可见的芦苇秆和磁铁,在湿地边成功搭出了一台简易的发电机,将理论与现实完美结合。“学习,就像观察候鸟的迁徙,”她在日记里写道,“不仅要记住迁徙的路线,更要明白它们为何要在春分时节启程,如何利用气流与季风。”
2023年高考数学结束后,考场内外哀鸿遍野,不少考生抱怨题目“偏”且“难”,砚秋却笑着对同学说:“出题老师是在考验我们,看我们能不能用课本里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啊。”她清晰地记得,试卷中有一道盐碱地改造的数学应用题,其分析模型,正是她当年跟着父亲参与湿地生态监测时,亲手用统计学方法计算过的,这种将书本知识与脚下土地紧密结合的能力,让她在考场上总能游刃有余,她的语文老师更是对她的作文赞不绝口:“砚秋的文章,有滩涂的辽阔与深邃,又有芦苇的细腻与坚韧,字里行间,我们仿佛能闻到海风的咸涩,感受到滩涂上阳光的温度。”
榜样的力量,星辰的传递
一夜之间,状元的光环笼罩而来,面对纷至沓来的采访邀约,砚秋一一婉拒,只接受了校报的专访,在文章中,她特别感谢了两位“引路人”,一位是初中时的数学老师王敏,当年王老师发现她总在草稿纸上涂画各种奇特的函数图像,便特意为她买了一块小黑板,鼓励她尽情探索数学的图形之美,另一位是湿地保护站的陈工,他曾带领砚秋参与盐城湿地碳汇项目的实地调研,让她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学问,必须扎根于大地,服务于人民”。
整个暑假,砚秋在镇图书馆办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湿地里的科学讲座”,她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讲述丹顶鹤的迁徙与数学向量之间的奇妙关联,解释碱蓬草的耐盐特性背后隐藏的生物基因奥秘,她用废旧纸箱和彩泥,亲手搭建了一个微缩的湿地生态系统模型,当孩子们围着模型,叽叽喳喳地提出一个个天马行空的问题时,砚秋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知识就像滩涂上的潮水,”她蹲下身,对孩子们认真地说,“只有我们把它分享出去,让它流动起来,才能变成滋养更多生命的养分。”
星辰的远航,未来的约定
开学前夕,砚秋再次回到那片熟悉的滩涂,夕阳西下,余晖为滩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几年前,她和父亲亲手栽下的水杉苗,如今已亭亭如盖,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远处,巨大的风电叶片正缓缓转动,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汲取着清洁的能量,她蹲下身,用手掌感受着脚下这片湿润而富有生命力的土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被汗水浸湿、却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上面清晰地写着她的大学志愿: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滩涂教会我的,不仅是坚韧不拔的品格,更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她轻声自语,目光坚定而温柔,“我要去学习更前沿的知识,将来回来,用科学的力量守护好这片土地,让盐城的星空,永远这么明亮。”
在这个追逐状元光环、时常显得浮躁的时代,李砚秋的故事,就像滩涂上悄然绽放的一朵野花,不与百花争艳,却以其独特的生命力,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她让我们重新审视“优秀”的真正含义——它绝非试卷上冰冷的数字,而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能像滩涂上的生灵那样,于贫瘠中汲取养分,于平凡中孕育希望,最终让自己的生命,也如星辰般,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里,熠熠生辉,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