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高考作文,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墨香深处有回响
当指尖轻触那本泛黄的《红楼梦》时,一股陈旧的墨香便如时光的使者,从书页间缓缓弥漫开来,这缕墨香带着宣纸的纹理与油墨的气息,仿佛能穿透百年光阴,让我们听见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泣血著书的低吟,看见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执着,在数字化阅读席卷的今天,这缕墨香依然能唤醒我们对文字最本真的敬畏与热爱——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文明的密码,是我们与历史对话时最珍贵的密钥。
浙江乌镇的青石板路上,我曾遇见一位老艺人于古戏台前挥毫泼墨,他执狼毫于宣纸之上,笔走龙蛇间,苏轼的《赤壁赋》便如画卷般徐徐展开,那墨色浓淡相宜,字体飘逸洒脱,恍惚间可见东坡居士泛舟赤壁时的豁达与超然,老艺人轻抚墨痕告诉我:"每一滴墨里都藏着故事,每一笔划都承载着情感。"这让我不禁反思:当我们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文字时,是否还能体会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创作艰辛?当我们在屏幕上滑动指尖时,是否还能感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深情厚谊?墨香提醒我们,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是灵魂的印记。
敦煌莫高窟的幽暗洞窟中,那些历经千年依然鲜艳的矿物颜料,恰是古人用智慧与耐心凝成的永恒墨香,画师们手持画笔,在摇曳的烛光下一坐就是整日,只为将佛陀的慈悲、飞天的飘逸定格在石壁上,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追求速成的现代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追逐即时反馈时,是否还能静下心来,像古人那样"板凳坐得十年冷"?当我们在算法推荐的信息流中浮沉时,是否还能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流量裹挟?墨香深处,藏着对完美的不懈追求,也藏着对浮躁时代的温柔抵抗。
浙江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里,我曾见过修复师们用鬃毛刷轻轻拂去百年古籍上的尘埃,用浆糊小心翼翼地粘连破碎的书页,他们戴着白手套,眼神专注而虔诚,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这些默默无闻的文化守护者,正是新时代的"传灯人",让墨香得以代代相传,他们修复的不仅是纸张,更是文明的记忆;他们守护的不仅是文字,更是精神的家园,在这个信息爆炸却精神贫瘠的时代,这种坚守显得尤为可贵——当我们在碎片化信息中迷失方向时,这些古籍就像灯塔,指引着我们回归精神的原乡。
墨香深处,有回响,那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情壮志,是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超然,这些穿越千年的声音,依然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里,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聆听墨香深处的回响,在文字中寻找精神的慰藉与力量。
让我们捧起一本好书,让墨香浸润心灵;让我们拿起一支毛笔,在书写中感受传统;让我们守护文化根脉,让文明薪火相传,因为墨香深处,不仅有回响,更有未来——那是我们与先贤跨越时空的对话,是文明在新时代的延续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