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石嘴山高考,石嘴山高考状元

教育 8小时前 1086

贺兰山下的青春突围

当六月的骄阳炙烤着贺兰山斑驳的石壁,石嘴山三中教学楼前的梧桐树筛下细碎的光斑,在高三(7)班的教室里,粉笔灰在光柱中无声浮沉,仿若一场微型的雪暴,最后一节自习课,班主任老李将那摞厚重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轻轻放在讲台上,封皮上"决战高考"四个字已被无数次的摩挲打磨得模糊不清。"孩子们,"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明天务必再检查一遍2B铅笔和准考证,这是你们十二载寒窗的最后一战。"后排传来几声压抑的轻笑,有人悄悄抬手抹过眼角,晕开的睫毛膏在指腹洇染开一小团墨色。

这座被黄河与沙漠温柔环抱的工业小城,每年夏天都在上演着相似的青春仪式,在石嘴山一中的考场外,卖凉汤的回族阿妈将搪瓷缸擦得锃亮,冰块在酸梅汤里叮咚作响,仿佛是考生们悬着的心跳,她在这里守候了十五载,目送着身着蓝白校服的少年们如候鸟般飞来,又似蒲公英的种子般随风飘向四方。"去年有个娃,"她舀起一勺浮着晶莹葡萄干的凉汤,目光悠远,"考到西安去了,临走还特地来买了碗汤。"那汤水里倒映的,是她眼中沉甸甸的期盼。

石嘴山高考,石嘴山高考状元

市教育考试中心的监控室里,技术员小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信号屏蔽仪,这个刚从宁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年轻人,首次参与高考保障工作时,紧张得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去年有个考点突发断电,"他回忆道,语气中带着后怕与敬佩,"备用发电机三分钟就顺利启动了,老师们纷纷举起手机电筒,学生们的笔尖依旧在答题卡上沙沙作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墙壁上的屏幕分割成十六个小窗口,每间安静的考场尽收眼底,唯有空调的轻吟与偶尔的翻卷声,诉说着无声的较量。

在石嘴山工业学校的高考考点,一间特殊考场里坐着一位叫马晓兰的女生,她的左手戴着透明的护指,那是去年苦练古琴留下的印记,这位艺术生在专业考试时因过度练习导致肌腱损伤,医生曾断言可能影响她的演奏生涯,但她倔强地选择了坚持,每天放学后,她都准时去医院接受康复治疗,右手在课桌上深深刻下"破茧"二字,她的笔尖在乐理试卷上缓缓移动,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轻轻贴在答题卡上,像一行无声的五线谱,谱写着青春不屈的乐章。

高考结束铃声划破长空的那一刻,石嘴山三中的教学楼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响,有人将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抛向空中,纸张如雪片般纷纷扬扬;有人紧紧相拥而泣,校服肩头的褶皱里藏着被揉皱的梦想;更多的学生如潮水般涌出教室,在教学楼前的梧桐树下定格青春,背景是贺兰山起伏的苍茫轮廓,老李站在走廊尽头,望着这群奔跑的孩子,突然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也是这样从这座小城出发,带着煤灰味的梦想,坐上了开往银川的斑驳班车。

夜幕四合时,黄河公园的广场上骤然响起欢快的音乐,刚结束高考的少年少女们汇聚于此,有人弹着吉他纵情高唱《海阔天空》,有人跟着节奏自由舞动,青春的汗水在霓虹下闪闪发光,卖烤串的摊主特意给学生们打折:"孩子们,辛苦了!"烤架上的羊肉串滋滋作响,香气混合着晚风飘向远方,不远处,石嘴山站的站台上,一列开往银川的动车正缓缓启动,车窗里映出一张张兴奋的脸庞,他们手中的车票,正载着滚烫的青春,驶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在这座被工业文明深刻塑造的城市里,高考始终是青春最盛大的成人礼,它如同贺兰山下的黄河,沉默却有力地冲刷着每个年轻人的命运长河,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有人会欢呼着拥抱崭新的未来,有人会含着泪重新整装出发,但所有在石嘴山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记得那个夏天——记得阳光里浮动的粉笔灰,记得凉汤里碰撞的冰块,记得考场上沙沙的笔尖声,更记得那些在贺兰山下共同奋斗过的、闪闪发光的青春,那不仅是知识的检阅,更是生命的蜕变,如同贺兰山的岩石,在时光的打磨下,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高考化学状元,高考化学状元分享
« 上一篇 8小时前
高考语文模版,高考语文模板归纳
下一篇 » 8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