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陕西2017高考语文题,陕西2017高考语文题及答案

教育 3小时前 974

一碗岐山臊子面的时光褶皱

陕西2017年高考语文题中,那道岐山臊子面的作文题,如同一把被岁月摩挲得温润的铜钥匙,轻轻旋开了无数人记忆深处的木门,门后没有金戈铁马的盛唐气象,也没有黄土高坡的信天游,只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在氤氲的雾气里,折叠着千年的时光褶皱,散发着家常而厚重的芬芳。

臊子面的灵魂,在于那一勺精心熬制的臊子,精选的五花肉需切成均匀的小丁,宛如待雕的璞玉,在铁锅中,它们与姜片、蒜片、八角、桂皮等香料共舞,文火慢炖,直至酥烂脱骨,陕西人管这个过程叫"熬臊子",这二字里,仿佛不是在烹饪,而是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肉丁在油锅里翻滚,渐渐褪去血色,披上琥珀色的糖色,那是一种岁月熬煮出的从容与醇厚,油脂的香气与香料的辛香在灶台上空纠缠、升腾,最终凝成一碗浓稠的酱色,那是关中平原的阳光与汗水共同酿造的岁月精华,我曾见过外婆熬臊子时的专注,她手持长柄勺,在锅边轻轻刮过,如同老练的琴师在调试琴弦,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岁月沉淀的韵律,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为一首古老的歌谣谱曲。

面要擀得薄如蝉翼,透光见影,方能显出功夫,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加少许盐水和成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压,直到面团变得光滑如婴儿肌肤,柔软而富有弹性,然后是擀面杖与案板的二重奏,面团在擀面杖下旋转、延展,渐渐透出光亮,仿佛能照见人影,薄如宣纸,韧如丝绸,最后用快刀切成细如发丝的面条,陕西人称之为"香棍",这名字里透着几分雅致与自豪,这种对面的苛求,恰如秦腔艺人对待唱腔的执着,一板一眼,不容半点马虎,面条下锅,滚水翻腾,三滚即捞,过凉水后根根分明,劲道十足,滑爽不腻。

汤是臊子面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碗面的风骨所在,需用老母鸡或筒骨熬制数小时,直至汤色奶白,醇厚鲜美,加入炒好的臊子、豆腐切的小丁、胡萝卜丝、木耳丝、蒜苗花,最后淋上一勺滚烫的、用秦椒炼制的辣子油,红、黄、白、绿、褐,五种颜色在青瓷碗里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微缩的关中年画,色彩明快,意境悠远,喝上一口,酸、辣、香、薄、筋、煎、稀,七种味道在舌尖次第绽放,层次丰富,和谐共生,最后化作一股暖流,顺着食道直抵胃部,熨帖得让人浑身舒泰,所有的疲惫与烦忧,似乎都随着这碗面消散了。

在岐山农村,臊子面从来不是简单的果腹之物,它是情感的载体,是礼仪的符号,是乡愁的具象,每逢婚丧嫁娶,或是年节庆典,村口必支起大锅,案板震天响,擀面杖翻飞如梭,全村老少齐上阵,有的切菜,有的烧火,有的调汤,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忙碌而喜悦的笑容,那是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与和谐,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端到客人面前时,主人家会双手捧上,嘴里说着"宽心面,多吃点",那谦卑的姿态里,藏着关中人最质朴的待客之道,是对客人的最高尊重,我曾见过新媳妇第一次回门,婆婆特意为她做了一碗"一口香"的臊子面,面条只有一根,却要包含"长寿、平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新娘子含羞接过,轻轻吸溜,那滑入喉中的不仅是面条,更是婆家无声的接纳与祝福,是融入血脉的家族期盼。

陕西2017高考语文题,陕西2017高考语文题及答案

时光流转,城市化的大潮冲刷着古老的村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土地,涌入钢筋水泥的丛林,外婆的擀面杖早已蒙尘,老灶台也长出了青苔,诉说着久未使用的寂寥,超市货架上摆着速食臊子面,微波炉叮的一声就能还原出所谓的"家乡味道",当我在异乡的深夜打开那包装精美的碗盖时,飘出的不是记忆中那复合的香气,而是一种工业化的、单一的甜腻味,那些被标准化生产的面条,失去了手工揉制的筋道与麦香;那些用骨粉勾兑的汤底,失去了老火慢炖的醇厚与温度;那些批量生产的臊子,虽然形态规整,却失去了柴火慢熬的灵魂与情感的浸润。

陕西2017高考语文题,陕西2017高考语文题及答案

去年冬天,我回到岐山老家,村口的老槐树依旧虬枝盘曲,沉默地守护着村庄,只是树下再也没有支起大锅的热闹场景,那份喧嚣与温情似乎被时光封存,推开虚掩的院门,外婆正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打盹,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她银白的发丝上跳跃,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听见我的脚步声,她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光亮,随即绽放出慈祥的笑容。"回来了?"她颤巍巍地站起来,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过围裙,"给你做碗臊子面。"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岐山臊子面从来不是一道菜,而是一种文化基因,它镌刻在关中人的味觉记忆里,流淌在他们的血脉中,那些看似繁琐的工序,其实是对生活的敬畏,是对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汗水的珍视;那些世代相传的技艺,其实是对情感的坚守,是对亲情、乡情、友情的维系与传递,当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端到我面前时,我看到的不仅是一碗面,更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是外婆对我无言的爱与牵挂。

或许,这就是那道高考作文题的深意所在,在这个追求效率、讲究速成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慢下来,像熬臊子那样,用时间去沉淀生活的滋味,去等待一份醇厚的回报?在这个标准化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保留手工的温度,让每一碗面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情感,而非冰冷的工业复制品?岐山臊子面的时光褶皱里,藏着我们民族的过去,也映照着我们的未来,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不要忘记那些用爱与时光熬煮出的,最本真的味道与温情。

贵州2017语文高考答案,贵州2017语文高考答案解析
« 上一篇 3小时前
重庆高考好久出成绩,重庆高考好久出成绩2025
下一篇 » 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