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高考,白山市高考状元2025
《雪线之上:白山高考十二时辰》
当第一缕熹微的晨光,艰难地刺破长白山巅那如纱似雾的冰凉薄霭,白山市实验中学考点外的警戒线,已在零下十八度的严寒中悄然凝上了一层白霜,这冰冷的空气里,不仅氤氲着三百二十七名考生呼出的、转瞬即逝的白色雾气,更凝结着一座边陲小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近乎虔诚的集体信仰,这场被冰雪温柔包裹却又肃穆至极的高考,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北国的广袤大地上,书写着一曲青春、坚韧与希望的磅礴叙事。
冻土下的根系
凌晨五点,天幕尚如泼墨,老城区深处,供热管道的嗡鸣在寂静的雪夜里显得格外沉闷,高三(7)班的林晓雪,在镜前小心翼翼地系上母亲连夜织就的红色围巾,那围针脚细密,红得像一团燃烧的火,毛线里,还细心地裹着三斤兴安岭林场托人捎来的“聪明果”——饱满的松子,承载着父母最质朴的期盼,父亲已在门口,用一把旧铁锹奋力铲雪,积雪深及膝盖,他却硬是在厚厚的雪地上,为女儿的车辙铲出两条笔直而坚定的通路:“闺女,咱白山人啥苦没吃过?这天再冷,这雪再厚,也挡不住咱奔向好日子的路。”他的话语,朴实如脚下的冻土,却坚如磐石。
考场内,暖气片发出低沉的嘶嘶声,与空气中若有似无的消毒水气息交织,课桌的边缘,还留着去年冬天考生们刻下的、深浅不一的倒计时刻痕,仿佛是青春在此留下的不朽印记,地理老师张建国,这位已在三尺讲台耕耘半生的师长,最后又一遍摩挲着摊开的地图,长白山复杂的等高线在他掌心的薄茧上蜿蜒。“孩子们记住,”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你们此刻翻越的每一座书山,未来都将是丈量人生的等高线。”他低头,啜了一口保温杯里的枸杞茶,那些在沸水中浮沉的红色小果,像极了这群山区孩子沉浮却终将向上的命运。
笔尖上的冰与火
八点整,开考的铃声骤然划破寂静,也点燃了全场紧张的气氛,语文试卷上“乡村振兴”的作文题,让来自靖宇县的赵明宇思绪万千,暑假里,他跟着扶贫干部深入乡村,亲眼见证了木耳大棚如何让荒山变“金山”的奇迹,他握笔的右手,旧日的冻疮在干燥的空气下再次裂开,缠着的创可贴边缘渗出微红,但他毫不在意,在草稿纸上郑重写下“小木耳,大产业”的标题——这个曾因家境窘迫、一度辍学的少年,正是靠着“专项招生计划”的春风,才得以重返课堂,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是这片沉寂冻土下,最倔强、最坚韧的生命拔节之声。
监考老师李娟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第三排那个总在搓手的朝鲜族女孩金英姬,她注意到,女孩的汉语课本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阿妈吉用韩文写下的娟秀字迹:“笔尖能开花,雪原见春天。”当作文要求书写“家乡味道”时,金英姬的笔尖微微一颤,一滴滚烫的泪水不慎滴落,在试卷上晕开了“辣白菜”三个字,那熟悉的酸辣,是阿妈吉每年冬天为她精心准备的、充满爱意的“高考加油餐”,是无论走多远都萦绕心头的家的味道。
雪线外的守望
考点之外,是另一番温暖的景象,卖烤地瓜的王大娘,将她的炉子特意挪到了警戒线旁,炉火映红了她布满风霜的脸庞:“孩子们,别客气,管够!热乎着呢!”她的烤炉上,端正地贴着一张红纸,上面是四个遒劲的大字——“金榜题名”,不远处,退休教师刘桂兰老师抱着一个硕大的保温桶,里面是她凌晨三点就起来熬煮的、黏稠而温润的银耳羹:“我教了一辈子书,最知道这些孩子心里苦,也最盼着他们好。”她的眼神里,满是慈爱与理解。
交警陈刚的帽檐和睫毛上,早已结满了细碎的冰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指挥交通的手势,却依旧标准如昔,宛如一座在风雪中岿然不动的雕塑,这个曾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巡逻数小时的硬汉,今天特意穿了妻子新买的加厚保暖内衣。“咱白山人,就得把‘冷’站成热!”他憨厚地一笑,语气里满是自豪,他的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各个考点的实时汇报:全市28个考点,通往考场的每一条道路都铺上了防滑沙,每一辆送考车都贴着一张写着“高考加油,一路顺风”的暖心贴,这背后,是一座城市无声的托举。
冰雪中的暖阳
下午三点,数学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林晓雪第一个冲出考场,她看见父亲正用一双冻得通红、布满裂口的手,捧着一个早已凉透的保温杯,那是他怕女儿口渴,从家里一路带来的热茶,这个在风雪里从未低头的东北汉子,此刻却眼眶泛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妈说了,等你考完最后一门,咱家就杀年猪,好好庆祝庆祝!”不远处,金英姬的阿妈吉,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背着一个小小的辣坛子,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积雪,用韩语一声声地呼唤着女儿的名字,那呼唤声,在空旷的雪原上悠然荡开,像一首穿越风雪、直达心底的温暖童谣。
当最后一门考试的铃声悠然响起,长白山的风仿佛也变得温柔起来,三百多个少年带着一身疲惫,也带着如释重负的微笑,从考场鱼贯而出,他们的脸上或许还带着稚嫩,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却比任何星辰都要璀璨——那是冰雪覆盖之下,生命破土而出、渴望拥抱世界的力量,夕阳的余晖为这座宁静的小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远处的天池,在晚霞的映照下泛粼粼波光,宛如无数个奋斗者眼中,那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
这场在冰雪中庄严书写的高考,没有大都市的喧嚣与浮华,却有着最朴实、最坚实的守望,长白山的每一片雪花,都是这段青春史诗的见证者,当梦想与坚持在冻土下深深交织,终将绽放出比长白山金莲花更加绚烂夺目的青春之花,那些在零度下依旧沸腾的热血,那些在风雪中傲然挺立的脊梁,正是这座边陲小城,写给未来一封最滚烫、最深情的告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