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转学,高考转学籍需要提前多久

教育 3小时前 847

《转学生》

六月的蝉鸣,嘶哑得像一把生锈的旧锯子,不知疲倦地在江南小城的上空来回拉扯,林默拖着半旧的行李箱,孤零零地站在实验中学的梧桐树下,校服领口那枚崭新的校徽,硌得他锁骨生疼——那是三天前,教务处主任亲手别上去的,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阳光被梧桐叶筛成细碎的光斑,在他磨白的帆布鞋上跳跃,晃得他有些眩晕,像极了此刻悬在半空、无处安放的心。

教导主任陈建国把他领到高三(七)班门口时,正撞上数学课下课的喧嚣,走廊瞬间被鼎沸的人声淹没,无数道目光像带着倒钩的鱼线,悄无声息地缠上他那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那些窃窃私语汇成一股无形的压力,钻进他的耳朵: “瞧,那就是从北方来的转学生。” “听说是高考移民过来的,家里有路子吧?” “能进实验班,成绩能差到哪儿去?” 林默下意识地攥紧了行李箱的拉杆,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

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在瞬间凝固,讲台上,刚放下粉笔的数学老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全场:“安静,这是新同学林默,从东北转来的,大家欢迎。”稀稀拉拉的掌声中,林默的目光落在第三排靠窗的那个空位上,桌面还刻着几道深深的、歪歪扭扭的“讨厌”字迹,他走过去,书包带无意中碰掉了前排女生的笔盒,哗啦一声,各色的笔滚落一地,女生甚至连头都没回,只是用笔帽狠狠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的脆响,像是在宣泄着某种无声的敌意。

班主任李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短发利落,说话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干练,晚自习时,她把林默叫到办公室,从抽屉里翻出厚厚一沓档案,推到他面前。“林默同学,你在东北的重点高中能保持年级前十,但这里的竞争格局不一样。”她指尖点在成绩单上那个刺眼的“32”上,“实验中学每年清北率百分之三十,你的起点不算高,但潜力很大,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基础薄弱,要多向同学请教。”她的语气是公式化的,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宿舍生活,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林默的床位在靠门的上铺,第一天,他就发现储物柜里被人塞了一团散发着霉味的抹布,晚上洗漱时,总有同学“不小心”把水溅到他刚刷得雪白的球鞋上,他从不争辩,只是默默地把湿鞋子放在暖气片上烘烤,听着室友们用他听不懂的方言讲着笑话,那些陌生的音节像一根根细小的针,密密麻麻地扎在他的耳膜上,也扎在他紧绷的神经上。

转机,发生在一个沉闷的午后,那天,林默在图书馆角落刷题,邻座的同学被一道复杂的电磁感应题困住,抓耳挠腮,像只被困在笼中的兔子,林默鬼使神差地伸出手,在草稿纸上迅速画出辅助线:“这里应该用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然后切割磁感线……”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周围的寂静,那几个原本在闲聊的同学都停下了笔,惊讶地看着他,后来他才知道,那个叫周航的男生,是班里的物理课代表,也是曾经带头用言语刺向他的人。

期中考试后,林默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班级前十的黑板上,那天,周航主动递来一瓶冰镇可乐,瓶身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林默,周末要不要去篮球场?我们缺个控卫。”夕阳透过窗户,给周航笑起来的酒窝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光,林默接过可乐,指尖触到冰凉的瓶身,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东北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下,夏天也有这样暖洋洋的风,吹得人心里发痒。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从三位数锐减到两位数,林默的书桌上,堆满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有些是周航潦草写下的物理公式,有些是班上女生们送来的英语作文模板,最显眼的那张,用红笔贴在台灯旁,是李老师写的:“你适应得比我想象中快。”六月的风再次吹过实验中学的梧桐道,这次,林默听懂了那些夹杂在方言里的普通话,有人在热烈地讨论着未来的大学,有人在憧憬着南方的海,而他,终于能笑着回应一句:“我想去南方的大学,那里,冬天不下雪。”

行李箱的轮子再次滚动在熟悉的校园里,只是这一次,它的身边不再孤单,阳光依旧灿烂,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温柔地洒在林默挺直的脊背上,像给他的整个青春,镀上了一层永不褪色的、温暖的金边,他知道,那段被孤立、被审视的日子,终将成为他人生底色中最深刻的一笔,而笔尖饱蘸的,是成长的苦涩与回甘。

高考几项,高考几项科目
« 上一篇 3小时前
祝高考考生高考成功,祝高考考生高考成功的祝福语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