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三线高考,三线高考政策

教育 4小时前 1191

《窄门之外》

六月的阳光,不再是春日里温润的暖阳,而是像被熔炉烧融的黄金,带着灼人的热浪,泼洒在县三中那片陈旧的操场上,高三(7)班的教室里,头顶的吊扇有气无力地嗡嗡作响,搅动着粘稠的空气,卷子上的字迹在热浪的蒸腾中微微扭曲、晕染,仿佛一个个在挣扎求生的符咒,林小满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黑板右上角的高考倒计时牌上,那两个刺目的红色数字——“15”,像两根烧得通红的钢针,狠狠扎进她发烫的眼眶,刺得生疼。

她的课桌,像一座被知识围困的孤岛,左上角堆叠如山的复习资料,是这场无声战役的弹药库:《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封面已被无数次的翻阅磨起了毛边,边角卷曲,像老人干枯的皮肤,数学错题本里,夹着一朵早已风干的栀子花,花瓣蜷缩,却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香——那是去年母亲从老屋带来,说能清脑子、提精神的,窗台上,那个印着“金榜题名”的保温杯,杯身上的红字早已被岁月和汗水浸得斑驳模糊,那是班主任去年教师节给全班发的,当时她笑着接过来,心里却像塞了一团浸了水的棉花,沉甸甸地,既不冷,也不热。

教室后排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打破了这片凝固的沉闷,张强正费力地将一本厚如砖头的《衡水中学状元笔记》往课桌深处塞,看见林小满望过来,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露出一口白牙:“我姐寄来的,说这书管用,…太厚了,压得我喘不过气。”林小满没有回应,只是将目光落回自己桌角那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的模拟成绩单,总分486,离二本线还差整整37分,这个数字,像一道冰冷的枷锁,将她牢牢锁在原地,在这个巴掌大的县城里,这个分数,连一所好点的大专都悬,更别提那遥不可及的大学梦了。

就在这时,走廊里响起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班主任老周抱着个沉甸甸的纸箱风风火火地冲进教室,他那副厚厚的眼镜片后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像发现了宝藏的探险家。“同学们!特大好消息!”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市里重点中学来我们县招生了!‘强基计划’,降二本线录取,学费全免!”

教室里先是陷入一片死寂,连吊扇的嗡鸣都仿佛消失了,紧接着,压抑许久的骚动如火山般爆发出来,压抑的惊呼、兴奋的低语、桌椅碰撞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林小满只觉得心脏猛地一缩,随即疯狂地擂动起来,她看见前排那个平时总是沉默寡言的女生,正用手背飞快地抹着眼角,那姑娘的父亲在镇上的砖厂搬砖,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学费,早已是这个家庭不堪承受的重负。

“”老周的声音陡然低沉下来,像一块巨石投入沸腾的油锅,瞬间让教室的温度降了下去,“有两个条件,第一,只招收农村户口的同学,第二,总分必须达到400分以上……”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渴望的脸,一字一句地补充道,“要签协议,毕业后必须回县里服务五年。”

空气里的燥热瞬间凝固了,窗外的蝉鸣也仿佛被掐断了喉咙,林小满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尖锐的疼痛让她瞬间清醒,指甲在掌心留下几道弯月形的红痕,她想起上周给家里打电话时,母亲在电话那头小心翼翼、带着试探的语气:“小满啊,要是……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去镇上服装厂吧?你王姨说那儿招学徒,包吃包住……”

放学铃响的时候,夕阳将教学楼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条通往未知的、孤独的路,林小满没有像往常一样涌向食堂,而是拐进了操场边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下,树荫斑驳,是她唯一的慰藉,班长李正阳正蹲在地上,借着昏暗的天光写写画画,看见她,手忙脚乱地把笔记本合上,塞进书包。

“我查了,”李正阳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执拗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强基计划的竞争,据说比高考本身还激烈,全市二十个名额,我们县……能分到三四个就不错了。”他递给林小满一瓶冰镇的矿泉水,瓶身凝结的水珠,像极了她此刻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不肯落下的泪。

林小满拧开瓶盖,冰凉的水滑过干涩的喉咙,却浇不灭心底那簇越烧越旺的火,她想起小时候,父亲蹲在田埂上,用粗糙的手指划过泥泞的土地,一笔一划地教她认字。“小满啊,爹没读过书,你要替爹好好看看,城里的高楼到底是啥样的。”可去年,父亲在工地摔断了腿,医药费像一座大山压垮了这个家,母亲从此再也没提过“城里”两个字,那两个字,成了家里的禁忌。

“我报。”林小满的声音很轻,轻得像一片羽毛,却在这片死寂的空气里,激起了一圈圈无声的涟漪,李正阳惊讶地抬起头,他看见她眼中燃着的光,那光芒如此坚定,像暗夜里骤然亮起的星辰,刺破了所有的迷茫与恐惧。

接下来的日子,教室里的氛围变得有些微妙而紧张,有人开始将复习资料偷偷藏在被窝里,借着上厕所的名目溜去校外的补习班,更多的人则像林小满一样,将自己完全“泡”在了题海里,晚自习后,教室的灯总是最后熄灭,值日生总能发现垃圾桶里塞满了写满密密麻麻公式和单词的草稿纸,它们像一群群不肯安眠的蚂蚁,诉说着无声的挣扎与渴望。

林小满的笔记本里,除了冰冷的错题,还夹着一张被摩挲得起了毛边的照片:父母站在老屋斑驳的土墙前,母亲手里攥着一串刚摘下的红辣椒,笑容质朴而灿烂;父亲的笑在阳光下有些晃眼,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半生的辛劳,每当学不下去,感到筋疲力尽时,她就会悄悄摸一摸照片,仿佛能透过纸页,触碰到母亲手上的老茧,感受到父亲掌心的温度。

高考那两天,县城罕见地下了场暴雨,林小满撑着那把用了多年的、有些漏雨的旧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考场走,路上的积水漫过脚踝,倒映着灰蒙蒙的天,也倒映着她那张写满紧张与忐忑的脸,进场前,她下意识地回头望去,隔着雨幕,她看见李正阳站在不远处,手里举着一瓶水,朝她用力地挥了挥手,那抹身影在雨中显得有些模糊,却又无比清晰。

成绩公布那天,县一中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林小满拨开人群,在红得刺眼的光荣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487分,她的心猛地一跳,随即被巨大的狂喜和茫然攫住,她愣在原地,直到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是老周,他眼镜片后的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小满,不错!强基计划的面试通知下来了,就在后天!”

面试那天,林小满穿上了母亲新买的白衬衫,袖口还带着淡淡的樟脑丸的味道,那是母亲特意为她防虫蛀放的,面试官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射来,每一个都直指核心:“为什么选择强基计划?”“你对回县服务五年有什么看法?”“如果遇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你会违约吗?”

当最后一个问题问出口时,林小满的手心瞬间被冷汗浸湿,她仿佛看见了父母日渐斑白的头发,看见了深夜里教室里那盏不灭的孤灯,看见了老槐树下李正阳递来的那瓶带着冰凉水珠的矿泉水,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坦然而坚定,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安静的房间:“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我的根在这里,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的父母在这里,我想,用我学到的知识,回报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走出面试室时,恰逢雨过天晴,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的缝隙,慷慨地洒在教学楼的玻璃窗上,折射出一片耀眼夺目的光斑,林小满眯

高考历史人物,高考历史人物评价题
« 上一篇 4小时前
福州大学高考,福州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2025
下一篇 » 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