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07年高考试题,200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

教育 3小时前 711

那年夏天,墨迹未干的答案

2007年的夏天,空气里浮动着栀子花的甜香与少年人压抑的躁动,教室里的吊扇吱呀作响,将黑板上方"高考倒计时"的红色数字吹得影影绰绰,像一团燃烧的火苗在眼前摇曳,林默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反复摩挲着那张皱巴巴的数学模拟卷,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的辅助线画了又擦,橡皮屑在桌面上积成细小的灰色山脉,像极了此刻他心中翻涌的迷茫。

他不知道,这张试卷将成为他青春里最锋利的分水岭,一刀切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被折叠的时光

2007年的中国,正处在高速运转的齿轮上,奥运场馆的钢结构在北京拔地而起,像钢铁巨人伸展着双臂;春运的绿皮火车挤着无数打工人的梦想,铁轨在日升月落中延伸向远方,而高考,依旧是千万家庭眼中那座窄窄的独木桥,承载着太多人改变命运的渴望。

2007年高考试题,200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

林默的家乡在江南一座被梅雨浸润的小城,父亲是下岗工人,手指间还留着机床操作的茧子;母亲在服装厂踩缝纫机,每天重复着千万次同样的动作,晚饭桌上,红烧肉的香气里总夹杂着母亲带着油味的叮嘱:"默啊,考上大学,妈就不用天天对着机器了。"父亲则沉默地扒饭,烟蒂在烟灰缸里堆成沉默的小山,青烟缭绕中,是他说不出口的压力。

那时的复习资料堆成山,五三题典、黄冈密卷、天利38套……林默的课桌抽屉像被颜料浸泡过,红色标记重点,蓝色标注错题,紫色画下"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的豪言壮语,同桌晓雯总在笔记本扉页画一匹奔腾的马,马尾飞扬,可林默抬头,看见窗外梧桐树上知了聒噪,突然觉得,自己或许只是只被蝉鸣淹没的蝼蚁,连影子都显得单薄。

考场的风暴眼

高考那两天,小城连绵的梅雨将天地洗得发亮,考场外的梧桐叶被雨水打得油绿,考生们撑着五颜六色的伞,像一片移动的蘑菇云在雨中移动,林默握着准考证,掌心沁出的薄汗将纸角洇湿,数字在指间模糊成一片。

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他听见身后女生压抑的抽泣声,作文题是"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她写偏题了,林默想起自己写的是外婆的老屋,木窗棂上的雨痕像年轮般深浅交错,还有她坐在藤椅上纳鞋底的样子,银针在布匹间穿梭,发出细碎的声响,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里,他突然明白,有些记忆比分数更坚固,就像外婆纳的鞋底,针脚细密,踏在地上,一步一个脚印。

数学考试却成了噩梦,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参数像一团打死的结,林默反复计算,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数字在纸上扭曲成狰狞的符号,监考老师踱步到他身后,他手一抖,直尺"啪"地掉在地上,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考场里格外刺耳,那一刻,他仿佛听见心脏坠落的闷响,所有努力都像被雨水冲刷的粉笔字,渐渐模糊。

墨迹未干的答案

查分那天,林默在网吧里排了长队,烟味和泡面味混在一起,屏幕上跳出的数字像一记重锤砸在心上——586,比预估低了30分,他盯着那个数字,想起数学考场上最后交卷时,监考老师皱起的眉头,像一把生锈的锯子,来回切割着他的神经。

"或许,这就是命吧。"他对着电脑屏幕苦笑,嘴角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弧度。

2007年高考试题,200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

那年夏天,小城的复读班爆满,教室里挤着不甘心的灵魂,林默的父亲在夜市摆起了地摊,卖扇子和凉帽,汗水顺着额角流进衣领;母亲则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熬好绿豆粥放在他床头,碗底压着一张写着"加油"的纸条,有天深夜,他听见父母在客厅低声争吵,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要不让孩子去读技校吧?"父亲一拍桌子,茶杯震得叮当响:"老子砸锅卖铁也要让他再试一次!"

林默躲在门后,眼泪砸在地板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他翻开那本写满错题的笔记本,在扉页重重写下:"墨迹未干的答案,还在等下一个落笔。"笔尖划破纸张,留下深深的印记,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也像一颗蓄势待发的种子。

青春的另一种可能

2008年秋天,林默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专业不是梦想中的中文系,而是调剂后的市场营销,报到那天,他在宿舍墙上贴了一张泛黄的高考准考证,背面写着:"有些路,走错了也能看见风景。"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上面,墨迹在光线下微微发亮,像他从未熄灭的希望。

多年后,他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遇见了晓雯,她成了高中语文老师,手里还拿着那本写满"黑马"的笔记本,边角已经磨损。"你知道吗,"她笑着说,眼睛弯成月牙,"当年我哭是因为作文写偏题,但你那篇外婆的范文,被印成了范文,好几届学生都读过呢。"

林默怔住,原来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日夜,那些墨迹未干的答案,早已在时光里长成了新的枝桠,开出了意想不到的花。

尾声

2007年的夏天过去了,但那个属于千万人的青春战场,永远鲜活在记忆里,栀子花的甜香还在鼻尖萦绕,吊扇的吱呀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黑板上的红色数字定格在那个夏天,像一串永不褪色的密码。

或许高考不是终点,而是教会我们在遗憾中学会坚韧,在迷茫中寻找光亮,就像林默最后明白的:人生的答案,从来不止一个标准答案,有些答案需要时间来书写,有些遗憾终将酿成甘甜。

而那年夏天,墨迹未干的,不只是试卷上的笔迹,还有少年人永不褪色的勇气,像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在风雨中默默生长,终将在某个清晨,破土而出,迎接属于自己的阳光。

2017高考全国卷语文2,2017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 上一篇 3小时前
四川2017数学高考答案,四川2017数学高考答案解析
下一篇 » 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