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烦躁,高考烦躁怎么安慰

教育 5小时前 693

《六月围城》

六月的空气里浮动着樟树的清冽与栀子花的甜香,也浮动着一种无形的重压,高考倒计时的数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每个高三学子的心上,教室后排的男生总在课间偷偷摸出手机刷新,屏幕亮起又暗下,映着他眼底翻涌的焦躁;前排的女生把错题本翻得卷了边,笔尖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同一道题,直到纸面被戳出细密的孔洞,这是他们的"围城"——城外的人向往着象牙塔的光晕,城里的人却被焦虑的藤蔓越缠越紧,几乎窒息。

林晓晓最近总在深夜惊醒,她梦见自己走进空荡荡的考场,试卷上的字迹化作蝴蝶纷飞散去,监考老师的脸在雾气中模糊成一片苍白,作为年级前十的"种子选手",她背负着整个家族的期待:父母省吃俭用攒下的补习费,奶奶每日凌晨五点熬的冰糖银耳,连邻居见到她都会笑着说"以后要上清华北大啊",这些期待像一件缀满钻石的华服,沉重得让她喘不过气,仿佛稍有不慎,就会让所有人为她失望。

班主任老周是个戴厚底眼镜的中年男人,镜片后的眼睛总是布满血丝,他总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现在这座桥上铺的不是木板,是你们的脊梁。"这话让教室里的空气愈发凝重,课桌之间的过道渐渐变成"楚河汉界",曾经勾肩搭背的同桌如今只交换着沉默的眼神;连最爱分享零食的课代表,也开始在抽屉里藏起独立包装的饼干,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时,班级里爆发过一场无声的"瘟疫"——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偏头痛、失眠,甚至有人躲在天台上偷偷哭,泪水砸在水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老周在班会课上播放了一段纪录片:镜头扫过凌晨四点的衡水中学,扫过堆成小山的复习资料,扫过学生们布满血丝却依旧明亮的眼眸。"你们觉得苦吗?"他突然问,教室里鸦雀无声。"但苦不是枷锁,是阶梯。"他指着窗外操场奔跑的身影,"那些在阳光下挥汗的人,和你们一样,都在为自己的明天拼尽全力。"纪录片里,一个女孩在镜头前笑着说:"累是累,但想到未来的大学,就觉得一切都值得。"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在林晓晓心里漾开圈圈涟漪。

那天放学后,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直奔补习班,而是拐进街心公园,夕阳把长椅上老奶奶的银发染成金色,老爷爷正在给孙子讲孙悟空的故事,孩子们追逐嬉闹的笑声像清泉,冲刷着她紧绷的神经,她忽然想起小时候,自己也曾因为背不会古诗而哭鼻子,母亲却笑着说:"慢慢来,树长大了,果子自然就甜了。"那时的她不明白,现在却突然懂得,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就像栀子花,要经过漫长的孕育,才能在六月绽放芬芳。

回到家,林晓晓第一次主动把模拟卷的分数告诉了父母,父亲沉默片刻,起身从厨房端来一碗切好的西瓜:"妈说天热,败败火。"母亲坐在一旁织毛衣,针线在光影里穿梭:"考不上好大学也没关系,健康快乐最重要。"眼泪毫无预兆地涌出来,林晓晓突然明白,那些沉重的期待里,包裹着最朴素的爱——父母要的不是清华北大,而是她的笑容。

距离高考还有两周,教室里的氛围悄然改变,有人开始分享笔记,有人主动帮同学讲解难题,连最内向的男生也在黑板上写下"加油"两个大字,字迹歪歪扭扭,却充满了力量,林晓晓每天睡前会在日记本上记录一件小事:今天食堂阿姨多给了一勺菜,同桌分享了她最爱的橘子,窗外的玉兰花开了……这些细碎的光亮,渐渐驱散了心头的阴霾,她发现,原来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班人的并肩同行。

考试当天清晨,林晓晓在考场外遇见了老周,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衬衫,递给她一颗水果糖:"含着,别紧张。"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他镜片后的眼神一样温柔,铃声响起时,她深吸一口气,摊开试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纸上,那些曾经让她头疼的公式定理,忽然变成了老周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变成了母亲织毛衣时专注的侧脸,变成了孩子们追逐时的笑声,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仿佛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一刻的从容。

她提笔写下第一个字,忽然想起老周说的那句话——苦不是枷锁,是阶梯,而此刻,她正站在阶梯的起点,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黎明,六月的风吹过,带着栀子花的香气,也带着青春最热烈的希望,这座围城从来不是牢笼,而是每个少年必经的战场,在这里流过的汗与泪,终将浇灌出未来的花,而那些曾经压得她喘不过气的期待,也会化作翅膀,带她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高考国本,高考国本是什么意思
« 上一篇 5小时前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a版b版区别,五年高考三年模拟a版b版区别广东英语
下一篇 » 5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