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考2卷文综,2017年全国高考2卷文综答案解析
- 教育
- 10小时前
- 862

2017年全国高考2卷文综真题深度解析:命题趋势与核心素养导向的备考启示考试概况与时代背景2017年全国高考第二次文综考试于6月9日举行,作为新高考改革过渡期的关键节点...
2017年全国高考2卷文综真题深度解析:命题趋势与核心素养导向的备考启示
考试概况与时代背景 2017年全国高考第二次文综考试于6月9日举行,作为新高考改革过渡期的关键节点,此次考试在命题理念、考查重点和题型结构上呈现出显著特点,全国卷II覆盖全国13个省级行政区,考生达328万人,文综科目总分300分,其中地理、历史、政治各占100分,此次考试严格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要求,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命题趋势与核心素养体现 (一)地理学科:空间思维与可持续发展
-
区域认知能力考查 2017年地理卷包含12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其中区域地理占比达65%,以第32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为例,要求考生结合区位图分析产业布局特征,体现"区域认知"素养要求,命题者创新采用"动态地图+数据图表"的复合载体,考查学生提取空间信息、建立地理要素关联的能力。
-
人地协调观培养 自然地理部分(第35题)聚焦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通过植被配置图和治理前后对比数据,要求考生评估不同治理模式的生态效益,这种设计呼应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强化生态价值观教育。
(二)历史学科: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
-
时空线索梳理 2017年历史卷设置3道时空定位题(第25、26、27题),涵盖秦汉至改革开放时期重大事件,其中第26题要求根据时间轴补全"新文化运动"相关内容,通过设置"空白时段"考查学生历史时序把握能力,这种题型设计使正确率下降至58.3%,较2016年降低12个百分点。
-
史料实证能力 材料解析题(第41题)选用《毛泽东选集》与《邓小平文选》对比文本,要求考生辨析不同历史阶段政策连续性,命题者特别标注"注意文献版本差异",引导考生关注原始史料细节,该题得分率仅41.2%,显示史料分析能力仍是学生薄弱环节。
(三)政治学科:价值判断与责任担当
-
时政热点深度整合 2017年政治卷设置5道时政相关题目,乡村振兴战略"(第20题)和"监察体制改革"(第35题)直接关联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命题者创新采用"政策文件+地方实践"的双重材料,要求考生既理解顶层设计又关注基层创新。
-
思想政治素养 第38题(材料题)以"新时代青年责任"为主题,融合"一带一路"倡议、科技创新成就等元素,考生需运用矛盾分析法、系统思维等工具,这种综合性设问使平均分较2016年下降3.2分,但高阶思维能力得分率提升15%。
核心考点与命题特点 (一)地理学科重点领域
-
生态文明建设(占比28%) 涉及生态脆弱区治理、碳汇交易机制等前沿议题,如第36题"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综合题,要求考生评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平衡策略。
-
新型城镇化(占比22%) 聚焦城市群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第34题"成渝城市群产业分工"题组体现"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的结合。
(二)历史学科高频考点
-
改革开放史(占比35%) 重点考查1978-2017年关键改革节点,如第39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材料题,要求对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三权分置改革异同。
-
近现代史(占比30%) 突出"民族复兴"主线,第40题"抗日战争胜利"题组融入《论持久战》原著研读,强化历史解释素养。
(三)政治学科核心主题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占比25%) 重点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如第37题"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材料题。
-
国际战略(占比18%) 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第34题"中非合作论坛"题组考查全球治理参与能力。
备考策略与能力提升 (一)地理学科突破路径
建立"三维度"知识体系
- 空间维度:掌握30种基础地理图例(等高线、分层设色等)
- 时间维度:构建"自然地理演变-人文地理发展"时序框架
- 数据维度:熟练运用GIS工具进行空间分析
强化地理实践力培养 建议开展"校园微尺度地理调查"项目,如测量校园微气候、分析植被分布规律,培养"实地考察-数据处理-成果表达"完整能力链。
(二)历史学科能力提升
-
构建"四史"知识图谱 整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制作"重大事件-时间轴-影响链"三维模型,例如将"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并置对比,理解不同文明背景下的现代化路径差异。
-
实施史料研读"三阶法"
- 基础层:精读教育部推荐50部经典著作
- 提升层:分析近十年高考真题原始史料
- 拓展层:研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原始文献
(三)政治学科备考建议
-
建立"时政-理论-实践"联动机制 每周收集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要点,运用"政治学科思维导图"进行理论映射,例如将"双碳目标"与"新发展理念"进行关联分析,形成"政策解读-理论阐释-实践路径"三位一体学习模式。
-
开展"模拟政协"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围绕"社区治理创新"等议题开展调研,撰写提案并模拟政协会议辩论,培养政治参与能力,2017年某重点中学通过该活动,学生政策建议采纳率达23%。
命题趋势预测与应对建议 (一)未来三年重点方向
- 生态文明:预计增加"碳中和"相关题目,如碳足迹计算、绿色金融等
- 科技创新:聚焦"北斗导航""量子通信"等重大科技工程
- 文化自信: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案例研究
(二)备考资源建设
- 开发"数字人文地理实验室",集成AR地形分析、虚拟田野调查等功能
- 建设政治学科"时政数据库",按"热点-理论-真题"三维度分类存储
- 创建历史学科"全球文明比较图谱",涵盖四大文明古国发展轨迹
(三)教学方式创新 推行"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整合"模式,例如设计"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跨学科项目,融合地理的生态评估、历史的流域治理、政治的法治保障等维度。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