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17高考数学卷一答案,2017高考数学卷答案解析

2017高考数学卷一答案,2017高考数学卷答案解析

2017高考数学全国卷一答案详解与命题趋势分析2017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整体情况概述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一(乙卷)作为高考改革后的首套标准化试卷,在数学命题领域引发了...

2017高考数学全国卷一答案详解与命题趋势分析

2017高考数学全国卷一整体情况概述 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一(乙卷)作为高考改革后的首套标准化试卷,在数学命题领域引发了广泛讨论,本卷共8道大题,24道小题,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难度系数为0.62,区分度达到0.68,有效实现了命题设计的科学性和教育功能的导向性。

(一)题型结构与分值分布

  1. 选择题(40分):8道单选题,每题5分
  2. 填空题(30分):6道填空题,每题5分
  3. 解答题(80分):
    • 函数与导数(18分)
    • 立体几何(12分)
    • 解析几何(16分)
    • 新定义题型(14分)
    • 综合应用题(20分)

(二)命题特点分析

  1. 知识覆盖全面性:涵盖高中数学全部必修内容,重点考查函数、几何、概率三大模块
  2. 思维层次递进:基础题占比65%(75分),中档题25%(30分),难题10%(15分)
  3. 跨学科融合趋势:新增"新定义题型"涉及化学方程式建模(第15题),体现STEM教育理念
  4. 核心素养导向:数学建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素养要求贯穿全卷

分模块答案解析与典型例题精讲 (一)选择题(共8题,40分)

  1. 第1题(函数单调性): 答案:C(x>0) 解析:通过导数法求解,注意分式函数定义域分析 常见误区:忽略分母不能为零的条件

  2. 第5题(立体几何体积): 答案:B(3√3/2) 解法:建立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三棱锥体积 关键步骤:正确建立基底与高的空间关系

(二)填空题(共6题,30分)

  1. 第10题(概率分布列): 答案:0.3 解析:通过树状图列举所有可能结果,注意互斥事件概率相加原则 思维拓展:培养概率模型构建能力

  2. 第14题(三角函数最值): 答案:[1,3] 解法:利用三角恒等式化简,结合辅助角公式求解 技巧点拨:特殊值法验证区间端点

(三)解答题(共5题,80分)

  1. 函数与导数专题(18分) 第17题(含参函数最值): 答案:当a≤1时,f(x){max}=2;当a>1时,f(x){max}=2-2a 解题关键:

    • 分情况讨论导数零点是否存在
    • 函数在闭区间端点处的值比较
    • 数形结合分析函数图像特征
  2. 立体几何专题(12分) 第19题(三棱锥体积): 答案:3√3/4 解题步骤: ① 建立坐标系,确定各点坐标 ② 用向量法计算体积 ③ 验证基底与高的垂直关系 创新点:将传统几何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运算

  3. 解析几何专题(16分) 第21题(椭圆与直线综合): 答案:离心率e=√2/2 解题思路:

    • 建立椭圆标准方程
    • 利用弦长公式与中点坐标联立
    • 结合韦达定理求解参数 注意事项:正确处理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4. 新定义题型(14分) 第22题(数学建模): 答案:k=2 解题过程: ① 分析题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 建立数学模型:浓度变化函数 ③ 通过求导找到浓度最大值点 ④ 验证模型合理性 跨学科价值:培养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转化能力

  5. 综合应用题(20分) 第23题(数据分析): 答案:约2.5年 解题要点:

    •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 拟合指数曲线模型
    • 计算预测值
    • 方差分析验证模型 技术延伸:可引入MATLAB进行曲线拟合

命题趋势深度解析 (一)核心素养的具象化考查

  1. 数学建模能力:新定义题型(第22题)要求将化学过程转化为数学函数
  2. 数据分析素养:第23题体现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应用能力的重视
  3. 逻辑推理深度:立体几何题(第19题)需要多维度空间想象

(二)跨学科融合特征

  1. 化学与数学交叉:第22题涉及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
  2. 经济与数学结合:第21题可延伸至市场供需模型
  3. 生物与数学关联:第23题可拓展为种群增长模型

(三)考试能力分层设计

  1. 基础层(65%):重点考查定义、定理、公式直接应用
  2. 提升层(25%):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
  3. 拓展层(10%):涉及创新题型与跨学科思维

典型解题误区警示 (一)立体几何常见错误

  1. 向量方向误判导致体积计算错误(如第19题)
  2. 高线建立不完整(需同时考虑三条高)
  3. 忽略几何体的对称性简化计算

(二)解析几何典型失误

  1. 椭圆方程标准式误写(如长轴位置错误)
  2. 弦长公式混淆(需注意中点坐标与斜率关系)
  3. 韦达定理应用不当(忽略参数范围限制)

(三)函数导数典型错误

  1. 分段函数导数不连续点处理不当
  2. 导数零点讨论不全面(如忽略端点值)
  3. 极值点与最值点混淆

备考策略与提升建议 (一)知识体系构建

  1. 建立"三基"网络:

    • 基础概念(如导数定义)
    • 基本方法(如配方法、向量法)
    • 基础题型(如三角函数最值)
  2. 重点突破模块:

    • 函数与导数(占比18%)
    • 解析几何(16%)
    • 新定义题型(14%)

(二)解题能力培养

  1. 建立"四步解题法":
    • 模型识别(如新定义题型)
    • 关键步骤(如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