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17江苏生物高考答案,2017江苏生物高考答案解析

2017江苏生物高考答案,2017江苏生物高考答案解析

2017江苏生物高考答案全解析:试题特点与备考策略2017年江苏生物高考命题背景分析2017年是江苏省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第三年,生物学科在保持"3+3"选考模式的同时,首...

2017江苏生物高考答案全解析:试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2017年江苏生物高考命题背景分析 2017年是江苏省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第三年,生物学科在保持"3+3"选考模式的同时,首次引入"等级赋分"机制,本次高考生物试卷总分100分,包含选择(50分)和综合(50分)两大板块,考试时长90分钟,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原始分数据,当年全省平均分约为32.5分,重点高中平均分达到38分以上,满分考生共7人,均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苏州中学等顶尖中学。

命题组在继承历年"知识综合性强、实验探究突出、思维深度要求高"的特点基础上,特别强化了以下三个方向:

  1. 核心概念的理解深度(占比35%)
  2. 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占比28%)
  3. 新情境问题解决能力(占比22%)

高考真题解析与知识图谱构建 (一)选择题部分(共30题,每题2分)

科学探究题(例1-例5) 例1(第5题):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正确选项为C(pH值),命题组通过设置"不同温度下淀粉酶活性曲线"与"不同pH值下酶活性变化"的对比,考查学生对酶作用最适条件概念的理解,易错点在于将温度与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机制混淆。

例3(第15题):植物激素应用实例,正确选项为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这道题结合了生产实际,要求学生区分生长素、赤霉素等激素的典型应用,命题组特别强调"外源激素使用浓度"与"器官反应"的对应关系。

  1. 遗传规律题(例6-例10) 例8(第30题):伴性遗传案例分析,正确选项为B(X连锁隐性遗传),通过"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的典型现象,引导学生排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可能,解题关键在于建立"家系图谱"与"系谱分析"的对应关系。

  2. 生态平衡题(例11-例15) 例12(第40题):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正确选项为C(20%),命题组创新性地将"能量金字塔"与"10%定律"结合,要求学生准确计算三级消费者的能量获取量,典型错误包括误用"同化量"与"同化率"的概念。

(二)综合题部分(共4大题,每题10分)

实验设计题(第31题) 核心考点: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与变量控制 典型答案要点:

  • 实验目的:验证某种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 实验原理:采用"完全对照+单因素变量法"
  • 实验材料:设置3个对照组(空白对照、蒸馏水对照、不同浓度抗生素对照)
  • 数据记录表需包含:菌落直径(mm)、生长速度(OD值)、死亡率(%)
  • 关键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显著性
  1. 遗传计算题(第32题) 核心考点:多基因遗传与表型分离比分析 典型解题步骤: ① 绘制家系三代图谱 ② 列举显性性状表现者(AB、Abb、aaB) ③ 列出隐性性状表现者(aabb) ④ 建立概率模型:显性性状概率= (3/4)^2 × 3/4 + (3/4)^2 × 1/4 + (1/4)^2 × 3/4 ⑤ 计算得出显性性状概率为13/16,隐性性状概率为3/16

  2. 生态分析题(第33题) 核心考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典型答题框架: ① 物质循环:碳循环(CO2吸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循环(固氮-硝化-反硝化) ② 能量流动:生产者(2000kcal/m²·a)、初级消费者(1500kcal/m²·a)、次级消费者(900kcal/m²·a) ③ 生态服务价值计算:采用"当量因子法"(碳汇价值=2000×0.3=600元/m²·a)

  3. 新情境应用题(第34题) 核心考点: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结合 典型论述要点: ①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抗虫棉培育中的应用 ②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原理 ③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操作流程(检测→选择→验证) ④ 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碳汇交易、生态移民)

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一)知识模块权重分布(2017年)

  1. 细胞结构(12%):线粒体与叶绿体功能比较
  2. 遗传规律(22%):伴性遗传与多基因遗传
  3. 生态平衡(18%):食物网能量传递与物质循环
  4. 微生物(15%):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与致病机制
  5. 植物生理(20%):光合作用与激素调节
  6. 生态技术(13%):生物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二)备考能力培养建议

建立知识网络图谱

  • 采用"三维记忆法"(时间轴、逻辑树、关联网)
  • 重点突破: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代谢)与反馈调节机制

实验题专项训练

  • 掌握"三步分析法":实验目的→原理设计→变量控制
  • 限时训练:30分钟完成3道实验设计题(含方案优化)

遗传计算能力提升

  • 掌握"四象限法":将家系图谱转化为概率矩阵
  • 每周完成2套遗传计算专题训练(含显隐性判断、概率计算、系谱分析)

新材料题解题技巧

  • 建立术语转化表(如"转录调控因子"→"转录因子")
  • 训练"三读法":首段定位→图表解析→问题对应

(三)重点题型强化训练

科学探究题(高频考点)某实验室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设置4组实验(A组光照2000μmol/m²/s,B组1000μmol/m²/s,C组500μmol/m²/s,D组黑暗)

  • 解题要点: (1)实验变量: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 (2)控制变量:CO₂浓度、温度、光照时间 (3)数据解读:B组与C组数据异常需分析原因(可能为CO₂供应不足)

开放性试题(创新题型)针对"生物固氮技术产业化推广"设计实施方案

  • 答题框架: (1)技术原理: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