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文官高考,高考文官是什么

教育 2小时前 757

《翰墨试新科》

暮色四合,皇城之侧的贡院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青灰色的墙砖在岁月侵蚀中浸透了千年的墨香与书卷气,无数盏琉璃灯将其映照得亮如白昼,顺天乡试的龙虎榜前,三千身着青衫的学子汇聚成一片沉默的海洋,唯有晚风拂过衣袂的簌簌声,与远处宫漏悠长的滴答声交织成一曲诡谲而庄严的序曲。

"子时三刻,开——"监临官的唱名声如惊雷炸响,撕裂了夜空的寂静,厚重的朱漆大门在铁索刺耳的摩擦声中缓缓开启,林则徐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笔袋,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他望着门洞内那片深不见底的黑暗,十年前福州鳌峰书院的情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恩师也是这样推开门,将泛着墨香的《通鉴纲目》置于他面前,目光灼灼地告诫:"为官者,当以史为镜,以民为天,此二者,缺一不可。"

步入号舍,豆大的油灯在风中明明灭灭,将考生们伏案疾书的身影拉得扭曲斑驳,投射在布满岁月痕迹的墙壁上,林则徐展开素笺,笔尖饱蘸浓墨,却在即将落笔时骤然停顿,昨日吏部侍郎在私底下透露的考题"治吏与安民",此刻如鬼魅般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他仿佛又置身于江南赈灾的现场:饿殍遍野的村落,地方官员账簿上那触目惊心的虚报"政绩",以及老农布满老茧的手颤巍巍递上的半块杂粮饼……那些画面如尖刀般剜着他的心。

"啪"的一声轻响,邻座考生的笔尖应声折断,在这决定命运的考场里,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牵系着无数人的命运,林则徐闭上眼,耳畔似乎又响起黄河决堤时的咆哮,混合着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疾呼,他猛然睁开眼,眸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笔尖落纸,墨痕如刀劈斧凿般在纸上迅速蔓延开来,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饱含着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对国家未来的忧思。

五更天时,第一篇策论《吏治与民生》已初具雏形,林则徐搁笔长舒,窗外已泛起鱼肚白,几只寒鸦掠过天际,他忽然明白,这科举制度虽如千斤重担压在读书人肩头,却也给了他们一个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机会,就像当年于成龙在罗城任知县,硬是在蛮荒之地披荆斩棘,开辟出一片清朗天地,成为百姓口中的"于青天"。

文官高考,高考文官是什么

发榜那日,贡院前的红榜被围得水泄不通,林则徐从人群的缝隙中奋力挤进去,目光急切地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搜寻,当看到"林则徐,福建侯官,一甲二十一名"时,他紧绷的心弦反而松弛下来,脸上露出释然的微笑,这排名虽非顶尖,却足以让他踏入那扇曾经紧闭的朱漆大门,去追寻他心中的理想与抱负。

文官高考,高考文官是什么

金殿传胪那日,年轻的道光皇帝高坐御阶,目光如炬地望着阶下这个眉目清峻的新科进士,皇帝忽然开口问道:"林爱卿可知,朕为何以'文官高考'取士?"林则徐躬身答道:"回陛下,以文章定优劣,实乃为天下选公仆,他日臣等入仕,定当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不负十年寒窗苦读,不负陛下殷切期望。"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回荡在金殿之上。

阳光透过金殿精美的琉璃窗,在林则徐崭新的官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深知,这身蟒袍之下,承载的不仅是家族的荣光,更是无数寒窗学子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永恒追求,就像此刻贡院墙角的那株老梅,历经风霜雪剑的摧残,却在春寒料峭之时,依然能绽放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傲然挺立。

而在这座古老都城的无数个角落,仍有无数少年正挑灯夜读,他们手握的笔,不仅是书写个人命运的工具,更是描绘国家未来的画笔,他们正将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郑重地刻进历史的年轮里,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如林则徐一般,用自己的才学去匡扶社稷,造福苍生。

高考 情怀,高考情怀语录
« 上一篇 2小时前
2017高考河南高考状元,2017河南省高考状元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