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安徽2017高考题目,2017安徽高考试题

教育 2小时前 934

站在时间的肩膀上回望

2017年的盛夏,安徽高考作文题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在无数考生心头留下深刻印记:"人生如箭,既已离弦,便无法回头;但我们可以选择射出的方向,也可以在箭矢飞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姿态,最终射中靶心。"这枚穿越时空的箭矢,携带着岁月的回响,射向每一个站在青春渡口的灵魂,它提醒我们:生命的不可逆性并非枷锁,而是赋予每一段旅程以独特意义的刻度尺,让每个瞬间都值得被郑重对待。

站在时间的肩膀上回望,那些看似被命运固定好的轨迹,实则是在无数个"关键选择"中悄然成形,就像老屋后那棵百年银杏,它的年轮里藏着无数个春天与风雪的记忆,记得幼时,我常蹲在树下看蚂蚁搬家,祖父总在一旁擦拭他的老相机,银白的发丝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总说:"快门按下去的瞬间,时光就被定格了,但真正的好照片,是按下快门前的那段等待。"那时的我尚不明白,为何他不急于捕捉眼前的风景,却总在晨光熹微或暮色四合时,让镜头与光影温柔对话,直到多年后整理旧物,翻看那些泛黄的照片才发现,祖父镜头下的银杏,从不是单一的葱茏或金黄,而是晨露欲滴的生机、秋风扫叶的萧瑟、积雪压枝的静默——原来他等待的,是时光本身赋予树的姿态,这恰如人生,我们无法改变箭矢离弦的瞬间,却可以在飞行中调整呼吸,让每一次"关键选择",都成为未来风景的伏笔。

安徽2017高考题目,2017安徽高考试题

调整姿态的过程,本质是与自己的深度对话,也是与世界温柔相拥的智慧,去年深秋,我在徽州古镇采风,偶遇一位制墨的老匠人,他的作坊没有招牌,只有一方石磨在吱呀声中转动,将松烟与骨胶研磨成细腻的墨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我问他:"在这个数码时代,还有人愿意花数月时间做一块墨吗?"他笑了笑,指着手边正在晾晒的墨锭:"你看这墨,要经过九晒九蒸,才能成型,急不得,也快不了。"他说话时,眼神专注得仿佛在与墨泥交流,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抚过墨锭,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新生婴儿,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调整姿态,不是随波逐流的妥协,而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沉下心来做"笨"的事——就像那枚飞行的箭,即便无法改变离弦的轨迹,却可以在风起时微微侧身,让气流成为助力,而不是阻力,人生的靶心,从来不是某个遥远的目标,而是在每一次调整中,与自己和解、与世界相拥的那个瞬间。

回望来时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早已在时光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中学时,我曾因一次考试失利而沮丧不已,语文老师在批改我的作文时写道:"文字如箭,方向比力量更重要。"那时我不解,直到后来尝试写作,才懂得每一次遣词造句,都是对方向的校准;每一次修改润色,都是对姿态的调整,就像故乡那条流淌了千年的青弋江,它时而蜿蜒穿过平原,像一条碧绿的绸带;时而奔流于峡谷,发出震耳的轰鸣,却始终朝着大海的方向,那些在生命中留下印记的人与事,或许不是最耀眼的存在,却如同江畔的芦苇,在风雨中摇曳生姿,却始终扎根于大地,成为我们灵魂的坐标,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站在十八岁的门槛上,这枚名为"人生"的箭矢已离弦,我们无法回头,但可以选择让每一次呼吸都充满力量,让每一个选择都饱含温度,或许未来的靶心不会完美无缺,但只要我们在飞行中不断调整姿态,用心感受风的流向,用爱照亮前行的路,那么无论箭矢最终落在何处,那道划过天际的弧线,都将成为生命中最动人的风景,毕竟,真正重要的不是射中靶心的瞬间,而是我们在瞄准、调整、飞行的过程中,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姿态——这姿态里,有青春的倔强,有成长的智慧,更有对生命最真挚的热爱与礼赞。

内蒙古2017高考语文,内蒙古2017高考语文试卷
« 上一篇 3小时前
2017广西高考试卷,2017广西高考试卷难度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