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高考2017语文全国二卷,高考2017语文全国二卷答案

教育 4小时前 736

《笔尖下的星辰》

当六月的阳光穿过窗棂,在堆叠如山的复习资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时,林晓宇正对着语文模拟卷上的作文题出神,题目是"用眼去看,更要用心去感受",这个被班主任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议论文论点,此刻却像一粒蒙尘的珍珠,在少年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距离2017年高考仅剩三十天,教室后方的倒计时牌数字一天天鲜红如血,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每个高三学子的心上,林晓宇的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圈里套着圈,像极了此刻他纷乱如麻的思绪,作为理科班的语文课代表,他的作文常年被当作范文张贴在教室后墙,可最近三周,那面墙上属于他的位置始终空着——他写不出东西了。

"晓宇,发什么呆呢?"同桌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压低声音道,"这题多简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举几个例子就完了。"

林晓宇勉强笑笑,目光却飘向窗外,操场边的梧桐树又抽出新芽,嫩绿得仿佛轻轻一掐就能滴出汁水,他想起三年前刚入学时,也是这样的季节,语文老师带他们在树下朗读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那时他还不懂,为何要将寻常的季节描绘得如此动人。

放学铃响时,夕阳正把教学楼染成蜜糖般的琥珀色,林晓宇磨磨蹭蹭地收拾书包,等教室里的人都走光了,才从抽屉深处翻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他的"素材库",里面贴着从各种报刊上剪下来的文章:有屠呦呦的颁奖词,有郎平的采访实录,还有敦煌研究院樊锦诗的故事,可现在,这些曾经让他热血沸腾的文字,都变成了僵硬的印刷体。

"或许我真的不会写作文了。"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笔记本上某页用红笔圈出的句子:"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的眼睛。"这是普鲁斯特的名言,也是他写议论文时最爱引用的句子,可此刻它像一记耳光,抽在他脸上。

接下来的日子,林晓宇开始逃避语文课,他假装上厕所,躲在楼梯间听高三(7)班的女生唱《成都》:"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那些柔软的旋律像春雨,渐渐滋润了他干涸的心田,他想起小时候,奶奶牵着他的手走过田埂,教他辨认荠菜和蒲公英;想起去年冬天,母亲在寒风中为他送来热腾腾的饺子,睫毛上结着白霜;想起班主任在家长会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别太拼,身体要紧。"

这些被忽略的日常,此刻都变成了鲜活的素材,他突然明白,写作不是堆砌华丽的辞藻,不是背诵名人名言,而是把生活的褶皱熨平,让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暖与感动,透过文字照进现实。

最后一次模拟考,林晓宇的作文题目是《藏在时光里的光》,他没有用任何华丽的比喻,只是写了奶奶纳鞋底的专注,母亲织毛衣的侧影,还有班主任办公室深夜亮着的灯,当成绩出来时,他的语文年级第一,而作文满分。

高考那天,阳光格外灿烂,林晓宇坐在考场里,看着作文题"我看高考",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想起了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想起了老师沙哑的嗓音,想起了同学互相鼓励的眼神,想起了那些在题海中依然保持微笑的瞬间。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在开头写道,"它像一座桥,连接着懵懂的少年和未知的未来;它像一面镜,照见我们曾经走过的路,也将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在桑叶上啃食,像溪流在山谷中歌唱,林晓宇知道,从今天起,他笔下的文字将不再是空洞的符号,而是带着温度的故事,是藏在时光里的星辰,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2017年的语文高考作文,2017年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 上一篇 4小时前
2017高考全国二卷语文,2017高考全国二卷语文作文
下一篇 » 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