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安徽省高考录取通知,安徽省高考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

教育 3小时前 977

《皖江岸边的录取通知书》

七月末的江淮平原,暑气蒸腾如笼屉,将整个村庄裹在黏稠的闷热里,老柳树的叶子蔫蔫地垂着,纹丝不动,知了却不知疲倦地在浓荫里扯着嗓子嘶鸣,那声音尖锐得仿佛要刺破这凝固的空气,惊得树下的石磨盘上,几只蚂蚁慌慌张张地转移阵地,生怕这突如其来的聒噪惊扰了它们的家园,老宅堂屋的八仙桌上,一盏白炽灯垂着昏黄的光,将那封来自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录取通知书,照得通体发亮,像一尊小小的、沉默的神祇。

通知书是厚实的牛皮纸质地,封面中央印着烫金的"录取通知书"五个字,笔遒劲有力,下方是安徽师范大学的校徽——古朴的篆体"安徽"二字环抱着一本展开的书本,线条流畅而庄重,李国栋用布满老茧的手指一遍遍摩挲着封面,指腹能清晰地触到凹凸的纹路,那触感,像极了儿子十二年寒窗苦读时,在灯下留下的一个个深深浅浅的脚印,又像他自己在这片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掌心被犁铧磨出的沟壑。

"爸,您看这校徽,像不像咱们徽派建筑的马头墙?"李明远蹲在父亲脚边,仰着脸,指着通知书上的图案,眼睛亮得像盛了皖南最璀璨的星空,那光芒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是十八岁的少年,第一次看见未来以如此具象的模样,向他款款走来。

李国栋没应声,只是将通知书轻轻翻到第二页,目光落在密密麻麻的黑色铅字间,当"汉语言文学专业"那行字映入眼帘时,他紧绷的肩线终于微微松弛下来,像一颗在风浪中颠簸许久的心,终于找到了可以停泊的港湾,他想起了二十年前自己扛着蛇皮袋走出村口时的情景,夏日的阳光晒得柏油路发烫,他低着头,不敢看村里人的眼睛,袋里装着发霉的煎饼和全村人你三毛我五毛凑齐的学费,那分量压得他腰都直不起来,而现在,儿子手里的这张纸,承载的早已不是简单的学费,而是比煎饼重千万倍、比皖江水更深沉的希望。

"明远啊,"李国栋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生了锈的犁,在寂静的堂屋里划出深深的沟壑,"你考上大学,是咱李家祖坟冒了青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他粗糙的手掌带着田间劳作的温度,落在儿子剃得极短的头发上,那动作轻柔得像抚摸一株刚破土的春苗,生怕惊扰了它的生长。

堂屋外,王桂花端着切好的西瓜走进来,她围裙上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是刚揉完面准备做晚饭,当她的目光触及桌上的通知书时,手里的瓷勺"哐当"一声掉在石板上,溅起几滴鲜红的西瓜汁,像几朵小小的、猝不及防绽放的花。"好,好......"她只会重复这两个字,嘴唇哆嗦着,眼眶却先红了,这份喜悦,比当年她生下明远时还要来得汹涌澎湃,那时她只知道是个带把的,心里是初为人母的慌乱与甜蜜;而现在,她知道这个带把的,就要像只羽翼渐丰的大雁,要飞出皖江,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了。

晚饭时,李国栋破天荒地开了瓶珍藏多年的古井贡酒,酒液在粗瓷碗里荡漾,映着堂屋昏黄的灯光,漾开一圈圈温暖的涟漪,他给儿子夹了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又给妻子夹了块鲜美的清蒸鱼,最后自己只夹了根青菜,就着几口小酒。"在大学里,别亏了嘴。"他举起碗,粗糙的碗沿轻轻碰了碰儿子的碗沿,发出清脆的响声,"但记住,咱安徽人出门,腰杆要挺直,学问要做实,做人要诚实。"

李明远扒拉着碗里的米饭,突然放下筷子,声音不大却很坚定:"爸,我想勤工俭学。"李国栋夹菜的手顿了顿,眉头微蹙:"胡说什么,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能供得起你。"李明远从书包里掏出个磨得边角发毛的笔记本,翻开内页,"我查过了,师大图书馆有勤工俭学的岗位,每月能补贴不少生活费。......"他指着上面工工整整记着的各出版社投稿地址,"我还想给报社投稿,写写咱皖江的故事,写写咱徽州的人情风物。"

王桂花的眼泪又下来了,这次是笑着流的,泪珠滚过她因常年劳作而布满细纹的脸颊,她知道儿子随了她,心里藏着一团不灭的火,李国栋看着笔记本上那些稚嫩却有力的字迹,突然觉得手里的酒有点烫,喉咙发紧,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工地打工,休息时就躲在工棚昏暗的灯光下读旧报纸,那时他也写过稿子,把对土地的眷恋、对生活的感悟都写进去,却总被退回来,信封上鲜红的"退稿"二字像两根针,扎得他生疼,儿子要接着他那个未竟的梦,用更年轻的脚步,继续往前走了。

夜深了,蝉鸣渐歇,李明远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一缕月光从窗棂的缝隙里漏进来,在通知书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他听见父母在堂屋低声说话,父亲的声音像皖江的水,沉稳而绵长,带着岁月的沉淀;母亲的声音像徽州的雨,细密而温柔,饱含着无尽的牵挂,他们的话语交织在一起,成了他此夜最安心的摇篮曲。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李国栋就骑着他那辆叮当作响的旧自行车,载着儿子去镇上的邮政局,路上经过皖江,晨雾尚未散尽,江水在初升的朝阳下泛着粼粼金光,远处的白帆点点,像散落在蓝丝绒上的碎银,美得让人心醉。"到了大学,记得常给家里写信,别让我们惦记。"李国栋把车停在邮局门口,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个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皱巴巴却码放整齐的零钱,"这是你一个月的生活费,省着点花,但该买书的钱不能省。"

李明远接过红布包,指尖触到父亲掌心那厚实的老茧,那是一双为家庭撑起一片天的手,他走进邮局,将那份承载着全家希望的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投进邮筒,当他转身时,看见父亲正站在晨光里,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像皖江岸边那棵沉默而坚韧的老柳树,风吹过,枝叶轻摇,却始终扎根大地,岿然不动。

通知书随着绿皮火车一路向北,哐当哐当,载着一个皖江少年的文学梦,也载着一对父母深沉如皖江水般的爱,当它抵达安徽师范大学时,会遇见来自全省各地、怀揣着相似梦想的录取通知书,它们将共同组成一幅绚烂的青春画卷,在皖江两岸,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徐徐展开,而李明远知道,这张薄薄的纸,是他人生崭新篇章的扉页,也是他写给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最深情、最长的一首诗。

2017高考理综卷北京,2017年北京高考理综卷
« 上一篇 3小时前
高考重点知识点,高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