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旺苍县高考,旺苍县高考状元名单

教育 2小时前 606

大巴山深处的笔尖

六月的旺苍,被连绵的青山温柔环抱,空气中浮动着新茶的清冽与泥土的芬芳,交织成一首属于大山的序曲,县城中学崭新的教学楼前,几盆栀子花开得正盛,洁白的花瓣宛如山巅初雪,那沁人心脾的香气,却似乎也压不考场外凝重而专注的空气,今年,是旺苍县恢复高考四十载的特殊节点,考点首次从县城中心迁至这所承载着新希望的校园,崭新的红砖墙上,“沉着冷静,仔细答题”八个大字在骄阳下熠熠生辉,烫金的光芒,映照着无数大山学子眼中滚烫的梦想,那是对山外世界的无限憧憬与执着渴望。

张桂兰将准考证攥得微微发皱,手心沁出的汗珠,是紧张,更是期待,她静静地站在教学楼旁的香樟树下,洗得泛白的校服袖口,细细密密的毛边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唯有胸前的校徽,被她用衣角反复擦拭,在阳光下闪耀着倔强的光芒,这是她第三次踏入高考的战场,前两次,几分之差如天堑,将她与本科线无情隔绝,今年,她将所有课本一字不落地重新誊抄,厚厚的笔记本上,工整的字迹如山间层层叠叠的梯田,每一寸土壤都播撒着她对未来的殷切期盼,父亲在镇上采石场佝偻着背,母亲则在茶园的晨露中弯着腰,家中微薄的积蓄早已被她的学费榨干,每当深夜,母亲仍在灯下拣选茶尖,粗糙的手指被茶汁染成深褐,张桂兰的心便如针扎般疼痛,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用知识的力量,带母亲走出这座大山的怀抱,去看看外面的繁华世界。

考场内,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沙沙作响,春蚕食叶的细语,山涧流石的清音,此刻都汇聚成奋斗的交响,李明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那片碧波荡漾的茶园,是他童年记忆里最温暖的底色,父亲是朴实的茶农,常对他说:“茶叶靠山吃山,人呐,得靠知识这座靠山。”他记得,儿时父亲总在篝火旁,用带着茶香的故事描绘山外的世界:高耸入云的楼阁,呼啸而过的铁龙,浩如烟海的书籍,为了供他读书,父亲将家中最好的茶园留作采茶的收入,自己却背着沉重的背篓,在深山老林里寻觅野茶,肩膀上被勒出的道道血痕,深深烙印在李明年少的记忆里,他望向窗外,仿佛又看到了父亲那被生活压弯的背影,手中的笔不觉握得更紧,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要用自己的笔,为父亲,也为这片养育他的茶园,开辟一条通往山外的新途。

监考老师王建国肃立在讲台前,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面庞,在这所大山深处的中学,他已耕耘了三十个春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走出大山的雏鹰,他的办公桌上,那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褪色搪瓷缸,是初来乍到时,老支书紧握着他双手赠予的信物,那句“王老师,咱们山里穷,就盼着你们这些文化人,把娃娃们的眼睛照亮”,言犹在耳,三十年来,王建国见证过太多像张桂兰和李明这样的孩子,他们脚上沾着泥,眼中却闪烁着最纯粹的光;他们吃着粗茶淡饭,却将梦想熬成了浓墨重彩的画卷,看着这些奋笔疾书的身影,这位饱经风霜的老教师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他知道,这些笔尖下流淌的,不仅仅是试卷上的答案,更是大山深处沉睡的希望被唤醒的呐喊,是一个家庭命运的转折点,是一个县域明日腾飞的序章。

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划破长空,夕阳正将连绵的大山染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张桂兰走出考场,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冽的空气,栀子的香气似乎也因这释然而愈发浓郁,她望向不远处,母亲正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在等她,篓中是新采的春茶,母亲脸上沟壑般的疲惫下,绽放的笑容比山茶花还要灿烂,李明则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茶园边,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片嫩绿的茶叶,放在掌心轻轻揉捻,那股熟悉的、带着青涩与希望的香气扑鼻而来,那是家乡的味道,更是他即将奔赴的未来。

旺苍的高考,从来不是一场孤军奋战的战役,它是一座横跨深谷的桥梁,连接着大山的静谧与远方的喧嚣;它是一盏穿透迷雾的灯塔,为无数寒门学子照亮前行的航路,每一支笔尖的舞蹈,都在书写着奋斗的青春诗篇;每一个梦想的绽放,都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当最后一张试卷被轻轻收起,大巴山深处的笔尖,已然为无数平凡的生命,镌刻下了不平凡的注脚,而那些青春、奋斗与梦想的故事,将乘着山间的清风,越过层峦叠嶂,传向更遥远的地方,生生不息。

高考状元简介,邢雨涵高考状元简介
« 上一篇 3小时前
广东中职高考,广东中职高考可以考哪些本科学校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