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小说,高考小小说范文
《墨痕未干》
高考前夜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窗上,洇出一片模糊的水光,林晚蜷缩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在摊开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投下小小的阴影,墙上的时钟指向十一点二十七分,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像春蚕在静谧的夜里啃食桑叶,又似时光在她指缝间悄然流淌。
她的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铅笔盒边缘——那是父亲在镇上的文具店精挑细选买来的,铁皮外壳早已斑驳,红锈如岁月的刻痕般蔓延,里面静静地躺着三支削好的2B铅笔,长短不一,显然是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反复使用,桌角放着的保温杯里,母亲下午送来的姜茶早已凉透,浮在表面的姜片皱巴巴的,恰似她此刻被焦虑揉皱的心情。
"啪嗒。"一滴眼泪不争气地落在数学模拟题的最后一道大题上,瞬间晕开了刚画完的辅助线,林晚慌忙用袖口去擦,却只留下更模糊的一团墨迹,她盯着那道解析几何题,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上午班主任的话语:"林晚,你最近几次模拟考的波动有点大,心态要稳住啊,以你现在的成绩,冲一本线确实有些悬。"每个字都像小锤,敲在她本就紧绷的神经上。
窗外的雷声突然炸响,震得玻璃嗡嗡作响,也震开了记忆的闸门,她想起三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天,父亲蹲在田埂上,将几张被汗水浸得发软的钞票小心翼翼地塞进她手里:"丫头,好好念,爹砸锅卖铁也供你。"那时稻子刚抽穗,空气里弥漫着青涩的稻香,父亲额头的汗珠混着泥土,在灼热的阳光下闪着细碎而倔强的光芒,那光芒比任何话语都更让她懂得责任的分量。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晚晚,别熬太晚,妈给你热了牛奶,睡前记得喝。"后面跟着一个咧嘴笑的表情包,眼睛眯成一条缝,仿佛在说"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林晚咬着唇打字:"妈,我没事,题还没做完,快好了。"发送成功提示音响起的同时,她下意识地瞥见镜子里自己的黑眼圈浓得像熊猫,鬓角竟不知何时冒出一根刺眼的白发,在灯光下泛着银色的光,那瞬间,她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慌。
时钟指向十二点整,林晚终于合上最后一本习题集,她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推开一条缝,潮湿的风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涌进来,远处的路灯在雨幕中晕开一圈圈朦胧的黄光,像极了小时候母亲在灶膛前给她烤的红薯,暖烘烘的,带着焦糖般的甜香,她突然想起父亲说过,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读高中,每次去镇上卖菜,都要在中学门口驻足良久,看那些穿着校服的学生进进出出,眼神里满是向往与羡慕。
"笃笃笃。"敲门声轻得像羽毛飘落,林晚连忙用手背快速擦掉脸上的泪痕,拉开门,是母亲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站在门口,袅袅的热气模糊了她温和的面容。"快趁热吃,妈给你卧了两个荷包蛋,双蛋吉利。"母亲的白发比她想象中更多,鬓角已经花白,像秋霜染过的芦苇,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她把碗放在桌上,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个饱满的橘子:"你张阿姨说,橘子清甜,吃了能解压,脑子也清醒些。"
林晚捧起面碗,热气氤氲了她的视线,母亲的手粗糙而温暖,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而有些变形,却带着令人心安的力量,轻轻拂过她鬓角的头发:"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考成什么样妈都认,你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她想起小时候发高烧,也是这样坐在母亲怀里,听着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感觉全世界都安稳得像避风的港湾。
高考那两天,天气意外地晴朗,阳光透过云层,洒下金色的光辉,林晚走进考场时,看见校门口的梧桐树上挂着红色的横幅,"金榜题名"四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她深吸一口气,闻到了青草和阳光混合的清新气息,那气息让她想起父亲田里随风起伏的麦浪,充满了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数学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林晚放下笔,看着最后一道大题的辅助线,突然笑了,那道题和昨晚她反复琢磨的那道解析几何题如出一辙,只是数字稍作变化,她想起父亲蹲在田埂上教她辨认麦苗和稗草时耐心的模样,想起母亲在灶膛前给她烤红薯时专注而满足的神情,想起无数个夜晚台灯下沙沙的笔尖声——原来那些看似笨拙的努力,那些在迷茫中不曾放弃的夜晚,早已在她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如同麦子在土壤中默默扎根,终将迎来拔节生长的时刻。
查分那天,林晚的手指在键盘上悬了很久,仿佛那是一个决定命运的开关,终于,她深吸一口气,按下回车键,当屏幕上跳出"568"时,她没有尖叫,也没有哭,只是静静地凝视着那个数字,像看着父亲田里沉甸甸的、金黄的麦穗,饱满而充实,母亲从厨房跑出来,围裙上还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一把抱住她,声音带着哭腔和难以置信的喜悦:"我的丫头能上重点大学了!我的丫头有出息了!"
林晚靠在母亲肩上,感受着母亲微微颤抖的身体和温暖的泪水,看见窗外的夕阳把天空染成温柔的橘红色,像极了母亲酿的橘子果酱的色泽,她想起父亲寄来的信,信里说:"丫头,爹种了一辈子地,知道庄稼要一粒一粒种,日子要一天一天过,风雨来了就撑把伞,天晴了就晒晒谷,你只要像麦子一样,把根扎深了,扎扎实实地长,早晚会有出头之日,爹和妈永远是你最肥沃的土壤。"信纸边缘还沾着些许泥土的芬芳,那是父亲从田埂上随手拈来的气息。
多年后,林晚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她的办公桌上总放着几颗饱满的橘子,那是学生们家长送的,说是沾了她的"学霸"气,某个晚自习结束后,她站在走廊上,望着月光下静谧的教学楼,突然想起那个高考前夜的暴雨,想起母亲端来的那碗飘着荷包蛋香气的阳春面,想起父亲信里沉甸甸的麦穗,想起那些在台灯下奋笔疾书的夜晚,原来,生命中那些看似平凡甚至艰辛的日夜,都如同墨汁滴入清水,在她生命的画布上,晕染出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她笔下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等待着更多年轻的灵魂,带着同样的期盼与努力,续写属于他们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