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天河区高考,天河区高考喜报

教育 2小时前 1168

2024高考纪实

清晨六点,珠江新城的摩天楼群仍裹挟在晨雾的薄纱中,天河中学考点外却早已人声鼎沸,身着藏蓝色校服的考生们如挺拔的青松般矗立,书包上"奋斗"二字的红标在熹微晨光中跳跃燃烧,带队老师高举班旗,沙哑的嗓音反复确认着人数;家长们踮着脚尖,将保温桶里温热的粥汤与削得圆润的苹果塞进孩子手中——这场持续三年的青春战役,终于在2024年6月7日清晨的薄雾中,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广州的教育高地,天河区今年迎来了3.2万名考生,他们中,既有执信中学火箭班的佼佼者,也有民办学校里逆袭的黑马;有人从小浸泡在各种竞赛集训中,有人则在打工父母的间隙里啃读课本,但此刻站在同一道起跑线上,年轻的眼眸里都燃烧着相似的火焰,考场内,中央空调的低鸣与试卷拆封的窸窣声交织,当"考试开始"的指令响起,有人深吸一口气展开试卷,有人下意识将笔杆攥出了指痕。

"这道题型,去年模考好像做过类似的。"来自华师附中的陈默在心中默念,这个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的男孩,抽屉里整齐码着47本错题本,每本都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精准标注着知识盲区,他的母亲在天河路经营着一家不足十平米的文具店,每天凌晨五点起床熬粥时,总会将收音机旋钮拧到新闻频道——时政热点、文化动态,都成了陈默的作文素材,当"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的作文题映入眼帘,他忽然想起母亲店里那些泛黄的纸质账本,在电子支付的浪潮中逐渐褪色,却又固执地守护着某种温度,笔尖划过纸面,传统与现代的思辨如泉涌般倾泻。

三公里外的某考点,艺术生林薇正对着古诗词默写题蹙眉,这个从六岁起便在把杆旁旋转的女孩,为了在专业集训与文化课间寻找平衡点,每天凌晨四点就要在舞蹈房压腿,手腕上缠着厚厚的护带,是上周高强度练习留下的印记,当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时,她忽然想起寒假在敦煌莫高窟看到的飞天壁画——那些穿越千年的色彩线条,在记忆中缓缓舒展,原来人文的温度,就藏在古人与今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里。

考场外,天河区教育局的应急指挥车里,工作人员小杨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大屏幕上,各考点实时画面与交通流量数据交相辉映,今年首次启用的"AI+人工"双监考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构筑起防替考的铜墙铁壁,也为特殊考生开辟了绿色通道,语文考试过半时,系统突然警报闪烁——某考生出现低血糖症状,小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三分钟后,校医带着葡萄糖溶液穿过警戒线,轻拍考生肩膀的瞬间,全场响起了善意的掌声。

中午十二点,铃声如潮水般退去,考生们涌出考场,天河城广场的临时等候区,瞬间化作情感的海洋,有人与父母紧紧相拥,喜极而泣;有人背过身去,悄悄擦拭眼角,来自广州中学的张远在人群中搜寻,终于看见父亲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旧电动车,车筐里装着新鲜的荔枝——这是凌晨四点从从化老家摘下的,说要让儿子"尝个好彩头",远处珠江波光粼粼,广州塔的倩影在水面摇曳,这座每天都在生长的城市,正以最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新一代人的成人礼。

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夕阳正将珠江新城的玻璃幕墙熔成鎏金,考生们将准考证抛向天空,如同破茧而出的蝶群,有人迫不及待拨通电话,声音哽咽着说"我考完了";有人对着镜头比出胜利手势,笑容比阳光更灿烂;而更多的人,只是静静伫立,望着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发呆,天河区的高考,从来不仅是知识的竞技场,更是无数普通家庭用爱与坚韧书写的成长史诗,当青春与城市血脉相连,那些在台灯下熬过的夜,在跑道上洒过的汗,终将成为珠江岸边最动人的风景,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闪闪发光。

北京2019高考人数,北京2019高考人数是多少人
« 上一篇 2小时前
江西2019高考人数,江西2019高考人数是多少人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