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六安一中2013高考,六安一中2013高考录取金榜

教育 2小时前 1005

六安一中的2013:那年夏天,我们与理想并肩

暮色中的六安一中,老校门前的梧桐树在六月的晚风里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青春的故事,2013年的夏天格外漫长,空气里浮动着粉笔灰与栀子花的混合气息,教学楼前的红色横幅被风掀起一角,"决战高考"四个字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醒目,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点燃了少年们心中的热血,这是属于我们这一届的特殊记忆,在皖西大地的褶皱里,无数个平凡日夜交织成了一部滚烫的青春史诗。

晨光里的琅琅书声

五点半的校园还浸在墨蓝色天幕中,高三(7)班的灯光总是第一个亮起,像黑暗中倔强睁开的眼睛,教室后排的保温桶里永远泡着浓茶,那是班主任老王的"标配",苦涩的香气能驱散凌晨的困意;前排女生的玻璃杯里,枸杞和红枣在热水中缓缓舒展,像我们这些在题海中浮沉的学子,渴望被温柔以待,老王踩着那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掠过操场车棚,车筐里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哗啦作响,他总说:"你们多做一道题,将来就多一条路。"这句话,成了我们那年夏天最坚定的信念。

晨读课的声浪此起彼伏,像潮水般拍打着教室的墙壁,有人捧着《词汇与语法》小声背诵,舌尖滚动着陌生的单词;有人用红笔在地图上勾勒长江流域的水系,那些蜿蜒的线条仿佛通往远方的桥梁,靠窗的位置永远坐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他的英语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页边角缀着用不同颜色标注的语法要点,像一幅精密的作战地图,课代表抱着一摞试卷走进来,纸页摩擦的声音像春蚕在桑叶上爬行,沙沙,沙沙,那是时光流逝的声音,也是梦想拔节的声音,每个人都知道,这些铺路石终将垒成通往理想大学的阶梯。

试卷堆砌的成长阶梯

模拟考的成绩单贴在公告栏上,像一面面镜子映照着焦虑与坚持,有女生因为数学成绩下滑在走廊里偷偷抹眼泪,指尖掐进掌心;学霸却在课间拿着错题本追着老师请教,眉头紧锁却眼神明亮,教室后方的"梦想墙"上,贴着每个人写下的目标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徽旁画着火箭,象征冲向科学的天空;上海交通大学校名旁画着黄浦江,寓意扬帆起航;还有人用铅笔在安徽大学的轮廓旁画了一片银杏叶,那是家乡的守望,也是温柔的退路。

晚自习的灯光亮到十点半,保安大叔会准时来关楼层的灯,"啪嗒"一声,光明与黑暗的界限如此分明,总有几个学生抱着书本蹲在走廊尽头的应急灯下,影子在墙壁上拉得很长,像孤独的行者,数学老师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最晚,他总说:"你们的问题就像洋葱,剥开一层还有一层,但总有一天能剥到核心。"那些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的公式,那些被橡皮擦擦出破洞的试卷,都成了时光胶囊里最珍贵的藏品,记录着我们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的执着。

汗水浇灌的希望之花

高考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班主任老王没有讲题,而是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颗棒棒糖。"你们就像这糖,外包装朴素,内里藏着甜。"他声音有些沙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不舍,"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但不是终点。"教室里响起掌声,有人悄悄抹眼泪,有人把糖纸小心翼翼地夹进笔记本,仿佛那是青春的护身符。

考试那天,家长们穿着旗袍站在考点外,"旗开得胜"的红色标语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像一片燃烧的海,发试卷时,笔尖在答题卡上划出沙沙声,像春蚕在咀嚼桑叶,也像心跳在擂鼓,遇到难题时,想起老王说的"深呼吸,默念三遍我能行",想起同桌写在课桌角的小纸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那些滚烫的字迹,成了考场上的定海神针。

盛夏的告别与启程

查分那夜,整个年级楼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像一片不眠的星海,有人激动地跳起来,把分数喊给整栋楼听;有人对着屏幕默默流泪,喜悦与酸涩交织,老王在班级群里发来一段话:"无论结果如何,你们都是老师的骄傲。"那个总在晨读时打瞌睡的男生考上了南京大学,那个画着银杏叶的女生去了合肥工业大学,而戴黑框眼镜的学霸,终于收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笔记本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终于开出了最美的花。

毕业典礼上,我们站在教学楼前的台阶上合影,背景是"今天你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你为傲"的校训,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和我们挥手作别,老王站在人群最后,悄悄擦了擦眼角,这个平日里严厉的班主任,此刻笑得像个孩子,眼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有人成了工程师,有人做了教师,有人远赴海外,当我们举起酒杯,2013年的夏天仿佛就在眼前——那些堆积如山的试卷,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那些并肩奋斗的青春岁月,都化成了生命中最温暖的底色,六安一中的老校门依然矗立,门前的梧桐树又长高了许多,而那届学子的故事,早已随着皖西的清风,在时光里慢慢酿成了酒,愈久弥香,我们终于明白,那年夏天,我们与理想并肩,不仅走进了大学校门,更走进了人生的旷野。

农村独生子女高考加分,农村独生子女高考优惠政策
« 上一篇 2小时前
2016高考理综全国卷2,2016高考理综全国卷一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