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高考作文内蒙,2017内蒙古高考作文

教育 2小时前 761

《草原笔尖上的星辰》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阴山的轮廓,将金箔般的碎屑洒在敕勒川的草叶上,凝成剔透的露珠时,内蒙古草原深处的蒙古包里,一个少年正用冻得通红的手指紧握着一支磨旧的钢笔,他的笔尖悬在泛黄的作文本上,一滴墨水在粗糙的纸页上缓缓晕开,洇出一小片深色的涟漪,恰似窗外被晨风揉碎的云絮,2017年的高考考场里,那道"共享发展"的作文题,在他眼中幻化成草原上奔驰的骏马与蜿蜒的勒勒车辙——那些协作与传承的故事,早已刻在牧民的歌声里,融在套马索的弧线中,流淌在奶茶翻腾的醇香间。

少年名叫巴特尔,在蒙语中是"英雄"的意思,他的英雄梦不在金戈铁马的传说里,而在笔尖流淌的文字间,可生长在牧区的他,从未亲眼见过共享单车穿梭的街巷,未曾体验过移动支付的便捷,课本里那些抽象的"共享经济"概念,如同隔着一层浸润羊油的毛毡,模糊而遥远,直到考试前一天,阿爸用吱呀作响的勒勒车运来过冬的煤,邻居家的叔叔开着沾满泥浆的皮卡帮忙拖拽,阿妈熬好滚烫的奶茶挨家挨户送去暖意——这些画面突然在脑海里变得无比清晰:共享的从来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草原上最珍贵的温暖与信任,是毡房里永不熄灭的炉火。

作文本上,巴特尔写下第一行字:"共享是那首古老的《呼麦》,一个人的喉咙里藏着千山万水的共鸣。"他想起小时候,阿爸教他识别草场上的牧草,"这片碱草留给羊群,那片苜蓿留给马驹,草场是大家的,日子才能长久。"那时他似懂非懂,直到看到过度放牧的草场沙化成荒漠,牧民们自发划分轮牧区域,用迁徙的脚步丈量着对自然的敬畏,才懂得"共享"二字背后,是对土地的感恩与对未来的担当,就像敕勒川民歌里唱的:"草儿离不开露水,牧民离不开草原,草原上的人们,心永远连在一起。"这歌声里,藏着游牧民族最古老的生存智慧。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巴特尔仿佛看见苏勒德神纛猎猎作响的牧民大会,白发苍苍的额吉们围坐在篝火旁,用奶茶碗传递着岁月的智慧;年轻人们架起智能手机,直播牧区生活的日出日落,让城市的网友透过屏幕触摸草原的风,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共享吗?古老的游牧智慧与现代科技相遇,就像蒙古包的穹顶与都市的玻璃幕墙,看似遥远,却在共享发展的天空下交相辉映,他想起学校里,汉族老师教他们用平板电脑查阅资料,蒙古族同学教他们制作奶豆腐,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教室里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就像草原上的野花,各自绽放却共同装点着无垠的绿毯。

2017高考作文内蒙,2017内蒙古高考作文

写到动情处,巴特尔的眼眶湿润了,去年夏天,草原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是远在城市里的叔叔阿姨们寄来草料,是志愿者们赶着马车运送物资,是牧民们拿出自家的储备粮互相接济,那时他看到,阿爸在救灾的篝火旁,用生硬却真诚的普通话对志愿者说:"草原的狼从来不会独自啃骨头,我们也不会。"这句话被他郑重地写进作文:"共享是冬夜里的一堆篝火,一个人的温暖有限,众人的光芒才能照亮整个漫长的冬天。"这火焰不仅温暖了身体,更照亮了人心。

窗外的风卷着青草的香气飘进考场,巴特尔想起阿妈常说的话:"文字就像勒勒车的轮子,要载得动过去,才能走向未来。"他的作文里没有堆砌的辞藻,只有草原上的风、马头琴的悠扬、奶茶升腾的热气,他写道:"共享发展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把城市的霓虹与草原的星光连成一片,让每个追梦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在时代的夜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这颗星,或许微弱,却因共享而明亮。

交卷的铃声响起时,巴特尔轻轻放下笔,仿佛放下了一段珍贵的记忆,他望向窗外,蓝天白云下,一群羊正缓缓走过,像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每一步都踏着大地的脉搏,他知道,这篇作文或许不会得满分,但他已经把草原的故事讲给了世界听——那些团结、传承、共享的古老智慧,正像草原上的星辰,在新时代的夜空中,永远闪耀,指引着方向。

2017高考作文内蒙,2017内蒙古高考作文

2017高考三卷历史,2017年高考全国三卷历史
« 上一篇 2小时前
2017高考数学答案山东,2017高考数学山东卷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