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

教育 2小时前 1018

《在时光的褶皱里种花》

福建的雨季总来得猝不及防,梅雨像浸了水的宣纸,慢慢洇湿了整个夏天,我坐在鼓岭老屋的雕花木窗前,看雨水顺着瓦当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细密的纹路,忽然想起去年此刻,正对着高考作文题抓耳挠腮的模样,那时总觉得作文是命题者设下的迷宫,非要找到标准答案才能突围;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写作从不是寻找出口,而是在时光的褶皱里,为自己种下一朵独一无二的花。

老屋的木梁上刻着先人的名字,深褐色的笔迹被岁月晕染得模糊不清,却依然能辨认出那些方正的汉字,祖父曾说,刻字的人用的是毛笔的笔锋,每一笔都藏着风骨,这让我想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里的"发展等级"——那时总以为是要堆砌华丽的辞藻,如今才懂得,真正的好文字如同这些刻字,不在于浓墨重彩,而在于力透纸背的真诚,就像朱自清写《背影》,通篇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是父亲蹒跚的背影,却让几代人在泛黄的纸页上看见了自己的父亲,文字的力量,从来不是来自技巧的堆砌,而是来自生命体验的沉淀,如同陈年的酒,在时光的窖藏中愈发醇厚。

鼓岭的清晨总飘着雾气,茶农们背着竹篓走在蜿蜒的石阶上,露水打湿了裤脚,却浑然不觉,他们采茶时讲究"一芽一叶",指尖的力道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太重损伤茶芽,也不能太轻无法采摘,这让我想起写作时的分寸感,高中时总喜欢模仿名家笔调,写出来的文字却像穿了不合身的衣裳,既尴尬又别扭,直到有次在图书馆读到汪曾祺的《受戒》,才明白最高级的模仿是忘记模仿——他用最平实的语言写荸荠庵的和尚,写赵庄的社戏,却让每个字都带着江南水汽的湿润,原来写作就像采茶,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技巧,而是保持对生活的敏感,用恰到好处的力道,采撷生命中最鲜活的体验。

雨停的时候,我会去老屋后的竹林散步,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有位老人常在那里练书法:他不用宣纸,而是用蘸了水的毛笔在青石板上写字,字迹很快就会被阳光蒸发,我曾问他为何如此坚持,老人笑着说:"字在心里,不在纸上。"这句话让我想起高考前的焦虑——那时总担心自己的作文不够出彩,却忘了文字的本质是表达而非表演,就像石板上的字,重要的不是能否永恒,而是书写时那一刻的专注与真诚,后来我读《红楼梦》,发现曹雪芹写黛玉葬花,写宝钗扑蝶,看似写儿女情长,实则写尽了世道人心,原来真正的好文字,从来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作者与灵魂的坦诚相见。

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

离开鼓岭那天,我在老屋的墙角发现了一株野花:细碎的紫色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它没有玫瑰的艳丽,也没有牡丹的雍容,却在石缝间开得自在坦然,忽然明白,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不必追求成为谁,不必迎合谁,只要在属于自己的时光里,认真生长,努力绽放,就像福建的土楼,看似封闭,实则包容了无数家庭的悲欢;就像闽南的南音,咿咿呀呀唱的都是最朴素的人间情意,真正的写作,从来不是寻找标准答案,而是在生活的褶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朵花。

此刻我坐在考场的窗前,看着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忽然想起祖父刻在木梁上的名字,想起老人石板上的书法,想起那株在石缝间绽放的野花,我知道,无论写什么,最重要的不是技巧,不是辞藻,而是带着生命的温度,在时光的褶皱里,种下属于自己的那朵花,因为真正的文字,从来不是纸上的符号,而是灵魂开出的花——它或许微小,却带着阳光的温度;或许朴素,却藏着生命的力量。

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

成人高考考试真题,成人高考考试真题汇总
« 上一篇 2小时前
2019海南高考分数线,2019海南高考分数线一本,二本是多少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