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卷,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卷答案
墨痕深处
考场上,时间如沙漏中无声坠落的流沙,寂静得只剩下笔尖摩挲纸张的微响,我摊开语文试卷,目光落在作文题目的字里行间,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方块字仿佛在无声低语,引我回到三年前那个同样被盛夏阳光烘烤的午后——那时,我第一次真正读懂了祖父那方旧砚台里沉淀的时光与重量。
祖父的书房总弥漫着松烟墨的清冷幽香,那方砚台是祖父的心头好,黝黑如深潭的砚池里,常年凝着一泓墨汁,仿佛将岁月都沉淀成了浓稠的夜色,我总爱趁祖父不注意,用指尖蘸一点墨汁,在泛黄的宣纸上涂抹些不成形的鸟兽,祖父从不呵斥,只是含笑看着我,用布满老茧的手握住我的小手,教我如何执笔,如何让墨汁在纸上"行走",他的手掌粗糙而温暖,仿佛能将千年的文脉都传递给我。"写字如做人,心正则笔正。"祖父的声音低沉而浑厚,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像墨锭在砚台上研磨出的悠长韵律。
真正让我理解这方砚台分量的,是祖父临终前的那个秋天,他躺在床上,面色枯槁却眼神清亮,挣扎着坐起来,从枕头下摸出一把小钥匙,颤抖着递给我:"砚台……在书架第三层……墨……不能干……"他断断续续地说,每一个字都像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我接过钥匙,泪水模糊了视线,那方砚台静静地躺在红木盒子里,砚池里的墨汁早已干涸,结成一层深褐色的痂,像一张布满皱纹却依然温热的脸。
清理祖父遗物时,我在砚台底座发现了一行小楷:"藏锋守拙,厚积薄发",字迹清瘦有力,却透着一股历经沧桑的坚韧,祖父一生不过是个乡村教师,桃李满天下却两袖清风,他总说:"笔墨不是用来追名逐利的,是用来养心的。"那时我不懂,只觉得祖父迂腐,直到翻开他泛黄的备课笔记,密密麻麻的字迹里,不仅有知识的梳理,更有对每个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关怀——"李阿敏家贫,可赠笔墨""王二狗顽劣,当以鼓励为主"……这些墨迹早已褪色,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那年冬天,我第一次用祖父的砚台研墨,墨锭在砚池里缓缓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祖父在耳边轻语,墨汁渐渐晕染开来,浓稠如夜,却带着一丝温润的暖意,我铺开宣纸,写下"厚德载物"四个大字,笔尖在纸上行走时,竟意外地沉稳,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我的手,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祖父留下的哪里只是一方砚台,分明是一卷用生命写就的"无字之书"。
坐在高考的考场上,看着作文题目"墨痕深处",我忽然想起祖父书房里那盏昏黄的台灯,想起他研墨时专注的侧脸,想起那些干涸在砚池里的墨汁——它们从未真正消失,而是化作无数细密的墨痕,渗透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最深沉的底色,或许,所谓成长,就是学会在墨痕深处寻找前行的力量;所谓传承,就是让那些凝固在时光里的墨迹,在新的宣纸上重新焕发生机。
笔尖落下,墨痕在纸上缓缓晕开,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载着祖父的嘱托与我的期许,流向远方,我知道,无论未来走向何方,这方砚台里的墨香,都将是我心中永不干涸的泉源,那些笔墨的记忆,早已超越了物质的形态,成为滋养我精神世界的甘露,在每一个需要力量的时刻,悄然浸润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