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成人教育高考,成人教育高考成绩查询

教育 4小时前 711

本文目录导读:

  1. 被生活推着走的“齿轮”
  2. 在夹缝中生长的“根系”
  3. 与时间赛跑的“战士”
  4. 破茧成蝶的“新生”

成人高考里的生命突围

夜色如墨,城市的高楼间仍有零星灯火倔强地亮着,像不眠的眼睛,三十五岁的李建国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圈出一方小小的天地,摊开的《高等数学》习题册上,那些复杂的函数图像如同纠缠的藤蔓,紧紧缠绕着他紧锁的眉头,桌角,一杯凉透的茶水映着昏黄的光,旁边是女儿稚嫩笔触下的全家福——画里的爸爸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而现实中的他,正用指节重重地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这是他连续第三年备战成人高考,也是他告别校园十五个春秋后,重新执笔的第一个冬天。

被生活推着走的“齿轮”

李建国曾是小镇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十八岁那年,他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桂冠考入师范大学,手捧烫金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却悄悄将它藏了起来,最终在某个深夜,亲手撕掉了这张通往未来的门票,父亲在工地上意外摔断了腿,天价的医药费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瞬间压垮了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他含着泪,南下打工,在电子厂轰鸣的流水线上,一干就是十年,从懵懂的操作工到独当一面的车间主管,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却始终在学历这道无形的门槛前徘徊、止步,去年,公司新来的总监是一位海归硕士,会议上,他流利的英语汇报和精准的数据分析,让李建国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名为“壁垒”的东西,那天晚上,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第一次发出了灵魂的拷问:“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成人高考,成了他为自己的人生按下“重启键”的孤注一掷,报名那天,招生办老师看着他填写的“35岁”年龄,忍不住叹了口气:“李哥,你这把年纪,图个啥?”他沉默不语,只是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张被女儿画得五彩斑斓的照片——女儿上学期在作文里写道:“我的爸爸是超人,只是他不会用电脑查资料。”这句话,像一根细密的针,轻轻扎在了他最柔软的心上。

在夹缝中生长的“根系”

备考的日子,是一场在刀尖上起舞的平衡术,白日里,他是雷厉风行的车间主管,处理着生产线上的突发状况,协调着几十号人的排班;夜幕降临,他又变回教室里最年长的学生,与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挤在一起,从“文言文特殊句式”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字一句地重新啃食知识的硬骨头。

记忆最深的,是一个女儿高烧不退的夜晚,妻子加班,无法脱身,他抱着滚烫的女儿在医院挂水,左手举着吊瓶,右手却摊开了《教育理论》的笔记,女儿在半梦半醒间呢喃:“爸爸,你为什么总是看书呀?”他强撑起笑脸,温柔地哄道:“爸爸想变成真正的超人,不仅能修好你所有的玩具,还能帮你解开所有想不通的数学题。”可背过身去,他却悄悄红了眼眶——上一次在医院里如此疲惫地输液,还是十五年前,为父亲筹措医药费,自己累到低血糖晕倒的时候。

同事说他“瞎折腾”,妻子劝他“认命”,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生活的褶皱里,藏着太多不甘与遗憾,年轻时总以为学历只是一张可有可无的废纸,人到中年才恍然大悟,它不仅是叩开理想之门的“金钥匙”,更是抵御平庸、捍卫尊严的“铠甲”,就像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想要抽出新枝,生出嫩叶,就必须在更深的土壤里,扎下更坚韧的根系,汲取向上生长的全部力量。

成人教育高考,成人教育高考成绩查询

与时间赛跑的“战士”

成人高考的考场,像一个微缩的人生战场,这里有刚生完孩子、带着一身奶香就来赶考的母亲;有下岗后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中年大叔;更有像李建国这样,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永不言弃榜样的父亲,开考铃声响起,那声音像一声发令枪,瞬间点燃了整个考场的紧张气氛,李建国深吸一口气,当笔尖触碰到冰凉的答题卡时,一个清晰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十五年前,那个同样坐在考场里的少年,以为高考是人生的终点;而此刻他才明白,人生处处是考场,每一次奋起,都是对自我的超越。

数学考试遇到压轴题时,他盯着坐标系里那条蜿蜒曲折的抛物线,忽然释然地笑了,这轨迹,多像他跌宕起伏的前半生:起起落落,兜兜转转,却始终在努力向上攀升,交卷铃声响起,他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走出考场,阳光正好,不远处,女儿举着一束金黄的向日葵在等他,花瓣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像撒了一把碎钻。“爸爸,你真棒!”女儿扑进他怀里,清脆的声音里满是崇拜,他紧紧抱着女儿,那一刻,他觉得,所有挑灯夜读的孤寂,所有咬牙坚持的瞬间,都有了最温暖的回响。

破茧成蝶的“新生”

成绩公布那天,李建国盯着屏幕上刺眼的“总分:286”,手激动得几乎握不住手机,超过录取线整整36分!这个数字,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他所有的疲惫,他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发到家庭群里,很快,父亲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建国,爸为你骄傲……你当年没上成的大学,现在替爸也圆了梦。”

成人教育高考,成人教育高考成绩查询

九月开学,李建国牵着女儿的手,第一次以学生的身份走进大学校园,路旁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年轻的学子骑着自行车,带着风从身边掠过,他突然感觉自己像一粒被风吹散了许久的种子,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壤,课堂上,他是最专注的学生,笔记记得比任何一位年轻同学都工整;课余时间,他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从《教育学原理》读到《儿童心理学》,眼神里闪烁着久违的光芒,心中燃着一团不灭的火。

有人不解地问他:“都这个年纪了,何必再折腾?”他总是笑着,目光投向远处正在和同学打篮球的儿子,平静地回答:“我想让他知道,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就像爬山,哪怕走得慢,只要不停下脚步,总能看到山顶独一无二的风景。”

成人高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它是无数个“李建国”在生活重压下的倔强生长,是对“不可能”的勇敢宣战,是在暗夜中行舟时,为自己点亮的那盏不灭的灯塔,那些埋首书桌的夜晚,那些咬紧牙关的坚持,那些破茧成蝶的喜悦,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曾站在何处,而在于你敢于从哪里重新出发。

就像春天的种子,总能在看似坚硬冰冷的土壤里,积蓄全部力量,最终破土而出,向阳而生。

因为,真正的成长,从来都与年龄无关,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启属于自己的“新生”。

2012高考浙江数学,2012 浙江高考数学
« 上一篇 4小时前
2017高考语文吉林,2017吉林高考语文作文
下一篇 » 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