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山西作文,2017年山西高考作文
传家宝三色
那方沉甸甸的砚台静静卧于紫檀木匣中,深紫色的石面上流转着温润的光泽,匣盖内里泛黄的宣纸上,墨痕依稀可见几行遒劲的字迹:"耕读传家,德行为本",父亲每每擦拭这方砚台时,指腹总是带着近乎虔诚的轻柔,那神情庄重得如同在抚摸一段凝固的时光,年少时,我只当这是家中一件蒙尘的古物,直到那个高考前夕的深夜,在书房如豆的灯光下,我才真正读懂了这方砚台所承载的三重色彩——那是岁月沉淀的紫檀色,是墨香浸润的玄黑色,更是家风熔铸的赤红色。
祖父曾说,这方砚台曾是曾祖父求学路上的唯一伴侣,清末民初的烽烟岁月里,曾祖父背着它辗转于私塾与学堂之间,石砚上的每一道纹理都镌刻着求知的艰辛与执着,父亲继承了这方砚台,更将"耕读传家"的祖训融入血脉,他总在万籁俱寂时研墨写字,墨香在书房中袅袅升腾,像一条无形的丝线,将三代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我至今记得第一次握住这方比手掌还大的砚台时,手臂酸痛得微微颤抖,父亲却微笑着说:"读书如磨墨,需沉心静气,方能研磨出浓墨重彩。"彼时我尚不明白,这方砚台早已超越了文具的范畴,它是一部微缩的家族史,在时光长河中沉淀着文化的基因。
高二那年,我因一次重大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终日萎靡不振,父亲没有责备,只是将砚台擦拭得光可鉴人,铺开宣纸写下"德行为本"四个大字,墨汁在宣纸上缓缓晕染,如远山含黛,沉静而有力,父亲指着砚台上的天然石纹说:"这砚台历经百年沧桑却完好无损,靠的不是石质的坚硬,而是内里的坚韧,读书做人亦是如此,一时的成败得失,不过是砚台上的浮墨,拂去便是。"凝视着那深邃的紫檀色,我仿佛看见曾祖父在战乱中坚持苦读的身影,看见祖父在动荡年代守护文物的执着,那紫檀色里流淌的,是家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高考前夜,父亲将这方砚台郑重交到我手中,他布满老茧的手掌异常温暖:"这砚台传到你手里,是希望你明白,知识要靠日积月累,品德更要靠终身修行。"那一刻,我豁然开朗:这方砚台的三重色彩,实则是三种品质的象征——紫檀色是岁月赋予的沉稳,玄黑色是墨香浸润的智慧,赤红色则是家风熔铸的品格,我接过砚台,也接过了跨越百年的家族嘱托,更接过了沉甸甸的文化使命。
这方砚台静静地摆在我的书桌上,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取出它,细细研磨,墨锭在砚台上缓缓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吟一首古老的歌谣,我仿佛能看见曾祖父在油灯下苦读的身影,看见父亲年轻时挥毫泼墨的专注,也看见自己笔下即将展开的未来,这方砚台,早已不是一件简单的物品,它是家族精神的图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空隧道,是刻在血脉中的文化密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方传家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它教会我,真正的传家宝不是金银珠宝,而是那些能够穿越时光的精神财富,紫檀色的沉稳让我学会脚踏实地,玄黑色的墨香让我懂得厚积薄发,赤红色的家风则让我铭记: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何出发,这方砚台,承载着家族的记忆,更承载着民族的根脉,它将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继续书写着不朽的传奇,让耕读传家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