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人高考语文,2015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墨痕深处,时光回响
考场里只听得见笔尖摩挲纸张的细响,那声音细微得如同春蚕在悄然啮食桑叶,又似露珠在静谧的清晨轻叩窗棂,我摊开语文试卷,目光触及“作文”二字时,它仿佛不再是印刷体的铅字,而是一道无声的召唤,带着墨香的温度,轻轻叩击着我的心房,视线不经意间滑向试卷一角,一行小字如涟漪般漾开——“2015年成人高考语文”,这行字轻飘飘地印在纸上,却仿佛有千钧之重,沉沉地压在心上,让周围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2015,这个看似寻常的年份数字,此刻竟成了一道无形的门槛,横亘在我与那个曾魂牵梦萦的“大学”二字之间,门槛那边,是青春的回响,这边,是岁月的沉淀。
犹记少年时,语文于我,是推开世界的一扇窗,是连接古今的桥梁,那时,我常在昏黄的灯下,沉醉于墨香氤氲的书页间,痴痴地读着唐诗宋词,李太白“举杯邀明月”的豪情,仿佛能透过千年时光,让我与之共饮;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如同一阵清风,拂去年少轻狂的浮躁,那些方块字,在我眼中是鲜活的,是有脉搏的生命,它们或低吟浅唱,或慷慨悲歌,在我心底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远方、思想、精神世界的种子,那是一个被墨香浸润的梦,笃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笃信那方小小的大学校园,便是梦想生根发芽的沃土,能让我窥见更广阔的天地。
命运却总爱在不经意间开残酷的玩笑,高考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如平地惊雷,击碎了我所有象牙塔的憧憬,我不得不含泪放下浸润了汗水的书本,踏入社会的大洪流中去,那些年,我辗转于各个工地,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汗水浸透衣衫,脊梁被生活的重担压得生疼,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疲惫的夜晚,蜷缩在工棚的硬板床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我偶尔也会想起那些曾经让我心驰神往的文字,想起那个未竟的大学梦,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而遥远,现实像一堵冰冷的墙,一次次告诉我,梦,终究是梦,它填不饱辘辘饥肠,也撑不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那颗种子,被深埋进现实的土壤,无声无息。
后来,我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纯粹渴望,当我握着他的小手教他写下第一个汉字时,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看到了那双同样清澈、同样充满向往的眼睛,那一刻,深埋心底的梦,竟如沉睡的火山,被这纯真的目光重新点燃,开始涌动、翻腾,我意识到,我不能再让这份遗憾延续,我要给孩子一个榜样,一个证明——证明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对梦想的坚守,在而立之年,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霜雨雪之后,我重新拾起了笔,像一位久别的战士,重新走进这间考场,走进“2015年成人高考语文”的试卷里,去续写那未完待续的篇章。
笔尖落下,竟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颤抖,这颤抖里,有紧张,更有激动,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浸透了这些年的汗水与泪水,承载了太多的跌宕起伏;写满了对过往的深刻反思,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我不再是那个懵懂少年,生活的磨砺让我懂得了艰辛,也更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正分量——它不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安放灵魂的港湾,语文,于我而言,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它是我的铠甲,让我在生活的磨砺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保持内心的坚韧;它也是我的灯塔,在我迷茫困惑时给予我温暖与力量,照亮前行的路。
合上笔帽,清脆的“嗒”声在寂静的考场里格外清晰,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段重新为梦想奋不顾身的经历,都已深深镌刻在我的生命里,成为不可磨灭的印记,那行“2015年成人高考语文”的字样,不再是冰冷的符号,它是我人生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我向命运发起的又一次庄严挑战,更是我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充满力量与期许的信,墨痕深处,有我未曾放弃的执着,有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更有我,一个平凡人,在岁月长河中,为自己书写的不平凡篇章,走出考场,阳光正好,金色的光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一如我此刻,心中升腾起的、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与笃定,我知道,无论前路如何,这墨痕,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最深沉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