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2017贵州高考题,2017贵州高考试卷

教育 2小时前 862

被风吹走的答案

那一年夏天,黔东南的雨季仿佛被施了魔法,绵长得令人心焦,雨水不知疲倦地冲刷着连绵的群山,将苍翠的绿意洗得发亮,也把山村小学那片本就简陋的土操场泡成了一片泥泞的沼泽,李老师站在讲台前,目光穿过被雨水模糊的窗棂,眉头紧锁,仿佛要锁住窗外那片无边的阴霾,桌上摊开的,是省城寄来的高考模拟卷,红色封面上“2017年贵州省高考适应性测试”几个字,像一团跳动的火焰,灼烤着每个乡村教师的心,也点燃了无数大山深处的希望。

作为这所偏远山区小学唯一的代课老师,李老师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卷子的分量,这些生长在大山褶皱里的孩子而言,高考是唯一可能凿穿崇山峻岭、通向外面的世界的隧道,教室里,二十多个孩子坐得笔直,像一株株在风雨中努力挺立的小树苗,他们眼中闪烁的,是与稚嫩脸庞极不相称的紧张与期盼,他们的父母,大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是常年漂泊在外的农民工,用汗水和脊梁撑起一个个家,也把改变命运的唯一赌注,押在了这场决定未来的考试上。

“同学们,这次模拟卷很重要,要像对待真正的战场一样。”李老师的声音在潮湿而凝滞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拿起试卷,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一张张分发下去,试卷传到王小明手中时,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个皮肤黝黑、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服输倔强的男孩,是班上公认的“种子选手”,也是村里唯一坚持读完高中的孩子,他的父亲在一场矿难中致残,母亲靠几亩薄田和零工艰难维持着生计,高考奖学金,是他能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是全家人沉甸甸的希望。

考试开始的铃声响起,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粗糙纸张的“沙沙”声,与窗外永不停歇的雨声交织成一首压抑的交响曲,王小明埋首于试卷,数学、物理、化学……他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精密仪器,飞速运转着,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点被迅速调取、组合,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文综大题时,笔尖却悬在了半空,题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贵州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个问题,像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他面前,超出了课本的范畴,也远远超出了他贫瘠的认知边界。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雨幕如帘,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一条蜿蜒的公路像灰色的丝带,挣扎着伸向云雾缭绕的远方,消失在天际,他忽然想起地理课上老师提过,贵州是西南陆路交通的枢纽,拥有丰富的矿产、旅游和水电资源,还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可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如何才能像珍珠一样被一根线串起,形成一篇逻辑严密、有血有肉的论述?他咬着笔杆,额头上很快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汇成一道小溪,沿着鬓角滑落。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像沙漏里的细沙,无情地滑向终点,王小明的答题卡上,最后一道题依旧是一片刺眼的空白,交卷的铃声骤然响起,像一声惊雷,让他猛地一颤,他懊恼地将笔扔在桌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李老师走过来,拿起他的试卷,目光在那道空白题上停留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里,有惋惜,更有一种深沉的期许。“小明,这道题,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答出来的,它需要你真正读懂家乡,读懂这个时代。”

放学后,雨终于停了,天空如洗过一般,湛蓝得令人心醉,王小明没有径直回家,而是沿着那条熟悉的、被雨水冲刷得湿滑的山路,一步步走到了村后的观景台,从这里,整个山谷的风光尽收眼底,夕阳的余晖如同金色的油彩,泼洒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反射出温暖而耀眼的光芒,远处,几辆橘黄色的工程车正在新修建的高速公路上忙碌着,引擎的轰鸣声,是这片沉寂山村里最富生机的交响。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晚风拂过脸颊,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李老师的话在耳边回响,试卷上那道让他束手无策的题目,也再次浮现,就在这一刻,仿佛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他豁然开朗,这道题的答案,不在冰冷的课本里,不在遥远的参考资料上,它就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里,在他每天走过的、沾满露水的山路上,在他父母布满老茧却依然辛勤劳作的田地里,在这个国家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脉搏中。

2017贵州高考题,2017贵州高考试卷

那一刻,他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击中了,那些曾经觉得枯燥乏味、遥不可及的知识点,此刻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得鲜活而生动,地理课上学到的喀斯特地貌,是家乡奇峰秀水的骨架;历史课上学到的遵义会议,是这片红色土地上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政治课上学到的西部大开发,正是眼前这片日新月异变化的最好注脚……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拼凑成一幅完整而壮丽的画卷,一幅属于贵州、也属于他自己的未来蓝图。

第二天清晨,李老师的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王小明站在门口,手里紧紧攥着那份被他重新填满的试卷,眼神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光芒,如同雨后初晴的星辰。“老师,我补充了答案。”

李老师接过试卷,翻到最后一页,只见王小明用他那略显稚嫩却异常工整的字迹,写道:“贵州的优势,不仅在于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与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更在于大山深处人民那份如磐石般的坚韧与如清泉般的智慧,我们就像这山间的青松,扎根于看似贫瘠的土壤,却依然能迎风傲雪,挺直脊梁,在‘一带一路’的时代浪潮下,贵州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奋力成为连接西南内陆与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当以知识为犁,以理想为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耕耘出属于我们时代的辉煌。”

读完这段话,李老师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知道,这个孩子已经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那个被风吹走的答案,那个答案,其实从未走远,它一直藏在他年轻而炽热的心里,藏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血脉里。

多年后,当王小明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重新站在当年那个观景台上时,山下的景象已焕然一新,崭新的高速公路如银色巨龙,盘旋着伸向远方;错落有致的民居在绿树掩映下,宛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远处,产业园区里机器轰鸣,一片繁忙而充满活力的景象,他望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坚定的笑容,他知道,当年那道高考题,不仅考验了他的知识储备,更在他年轻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名为“根”与“爱”的种子,真正的答案,从来都不在别处,它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在我们对家乡那份深沉而执着的热爱里,在我们用双手去创造未来的每一个行动中。

高考议论文阅读,高考议论文阅读题目证实和证伪
« 上一篇 2小时前
老师给高考生寄语,老师给高考生寄语怎么写
下一篇 »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