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语文高考,2017年湖北语文高考作文
《在墨香里打捞时光》
2017年的湖北夏天,空气里浮动着樟树的清冽与栀子花的甜香,交织成独属于盛夏的浓郁气息,当高考语文结束的铃声骤然响起,我合上试卷的瞬间,祖父书桌上的那方端砚忽然浮现在眼前——墨汁在砚池里凝成半块温润的琥珀,那些沉睡的文字记忆,正随着毛笔的提按顿挫,在宣纸上洇开一圈圈湿润的年轮,将时光的痕迹悄然定格。
语文从来不是一门冰冷的学科,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当我在现代文阅读中邂逅汪曾祺笔下的高邮鸭蛋,忽然懂得祖父总在煮蛋时往水中撒几片艾叶的深意——原来味觉的记忆,早已被文字酿成跨越时空的佳酿,在唇齿间流转出乡愁的芬芳,文言文阅读里,《庄子》中的鲲鹏正抟扶摇直上,与童年时在乡下仰望的流云重叠成奇妙的图腾,那些曾经摇头晃脑背诵的"之乎者也",此刻化作连接古今的密语,让两千多年前的哲思依然能叩击当代少年的心弦,在血脉中引发悠远的回响。
作文纸上"方圆之用"的题目,让我想起故宫角楼的建筑美学——方是规矩,是立身之本;圆是智慧,是处世之道,恰如祖父教我写字时所言:"笔正则心正",我写下那个在胡同口修钢笔的老手艺人,他布满老茧的双手既能将歪斜的笔杆捋直,也能将弯曲的笔尖校准,这或许就是方与圆的真谛:守住内心的方寸净土,亦能应对世事的圆融通达,考场里沙沙的笔声中,无数少年正用文字搭建着自己的精神角楼,在方正的格子里,寻找着与世界对话的圆融方式,让思想在规矩中自由生长。
收卷时监考老师拂去讲台的粉笔灰,那轻柔的动作让我想起祖父擦拭砚台的模样,语文学习何尝不是一场漫长的磨砺?从描红本上的横平竖直,到作文纸上的起承转合,我们在墨香里学会的不仅是遣词造句,更是如何让思想在规矩中生长出自由的枝桠,当走出考场,阳光穿过梧桐叶在地面织就斑驳的光影,忽然懂得那些在晨读时背诵的诗句,早已内化为生命里的光,照亮了成长路上的阴晴圆缺,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泛起诗意的涟漪。
多年后或许会忘记试卷上的具体内容,但那个夏天与文字共舞的清晨将永远鲜活,因为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打捞的从来不是标准答案,而是被时光浸润的文化基因,是藏在方块字里的人生智慧,是让灵魂在喧嚣世间依然能保持方正与温润的力量,就像祖父的端砚,历经岁月磨砺,反而愈发温润生辉;而我们每一次提笔书写,都是在为这方文化砚池,注入新的墨香,让文明的火种在代代相传中永不熄灭。